1.癡:如醉如癡隻為計算機
他對計算機迷戀到這種程度,可以說同呼吸共命運,及致經常忘記修剪指。他完全是一個沉迷者,不管他做什麼,他都是那麼投入。
——比爾·蓋茨的同學回憶
湖畔中學:與計算機一見鍾情
比爾·蓋茨迷上電腦是在進湖畔中學之後。1968年,學校作出一個對比爾·蓋茨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美國當時正致力於把衛星送上月球,由於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使得一種科技的狂熱浪潮成為可能。湖畔學校當局毅然作出了明智的決定,讓學生去涉足這個嶄新和令人興奮的計算機世界。
湖畔中學成了當時美國最先開設計算機課程的學校,學校的計算機房對幾個優秀的學生尤其是蓋茨來說,已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仿佛這是一個強大的磁場,時刻都牽繞著這幾個低年級學生的魂魄。沒有多久,這裏就成了比爾·蓋茨通向新世界的一根臍帶,蓋茨的一生以這裏為分界,以前和以後迥然不同。
那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一天,數學教師保羅·斯托克林讓學生們參觀計算機房。他讓比爾·蓋茨試著在機上輸入幾條指令,對這些指令處理的結果立即從PDP—1O型計算機上傳回來了,這使比爾·蓋茨不僅大為驚訝,而且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滿足。從此以後,他一有空餘時間就去計算機房,不斷地在機上做各種試探和練習。
比爾·蓋茨有一個好朋友保羅·艾倫。他比比爾·蓋茨大兩歲,也比比爾·蓋茨高兩個年級。這一對好朋友一下子就迷上了計算機的程序。計算機在當時不僅不為一般人所知,就連學校的老師也沒有幾個能懂得多少。孩子們無處可以求教,隻好憑一顆切切的求知之心去尋找發掘一切與此有關的資料仔細加以研究。他們在計算機終端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簡直欣喜若狂,更加沉迷其中。計算機嚴密而快速的邏輯運算能力使他們感到驚訝不已,他們幾乎不敢相信機器會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保羅·艾倫經常煽動蓋茨解決難題並向他挑戰,他們一樣具有堅強的意誌力和強烈的進取心。艾倫曾說過:“我們都被計算機能做任何事的前景所鼓舞……比爾和我始終懷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也許我們真的能用它幹出點名堂。”當艾倫醉心於專業雜誌時,蓋茨還喜歡讀一些商貿雜誌。他們甚至想到用學校的計算機賺上一筆。
比爾·蓋茨迷戀計算機,PDP--1O型計算機激發了他身體內的某種潛在意識,將他的生命之箭導向了最應該射中的地方。從此以後,他便不放過任何一種有關計算機的書籍和資料,把能搞到手的有關文章都仔細地進行研究。文中提到的程序編製方法和提出的各種問題,他都拿到計算機上逐一檢驗。他的計算機知識像滾雪球一樣一天天增加,每天花在計算機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他把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和從操作中得到的經驗聯係起來,每天都有新的發現和體會。他經常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而對生活中別的大小事情,幾乎完全失去了興趣。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對計算機的認識進一步升華,比爾·蓋茨對實際應用程序大感興趣,保羅·艾倫則喜歡探索計算機的語言。比爾·蓋茨在這台現在看來龐大得出奇,處理速度也慢得出奇的PDP一10型計算機上編出了第一個軟件程序,目的是為了玩三聯棋。
這台計算機終端沒有屏幕。為了下棋,他們在一個打字機式的鍵盤上輸棋路著法,然後坐在周圍等候一個噪音很大的打印機哢嗒哢嗒地把結果打印在一張紙上。於是他們便衝過去看誰贏了,或是決定下一輪走法。本來玩一盤三連棋隻需一張紙、一支鉛筆和大約30秒鍾就夠了,而這樣一來,他們就多半會把大部分吃午飯的時間都搭進去。可這有什麼關係呢?最要緊的是他們看到這台機器有妙不可言的地方。
年僅13歲的比爾·蓋茨自編軟件程序,雖然帶有遊戲性質,但卻是他真正地全心全意投入計算機革命的開始,在這種遊戲活動中,我們看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智慧和知識的結合。就這樣,比爾·蓋茨這名“左撇子天才”已經成為電腦軟件界的先驅,真可謂“少年天子”!
小比爾·蓋茨令人驚歎的執著
有一年夏天,學校舉行為期一周的50英裏徒步行軍。比爾·蓋茨的父母鼓勵他積極參加——他們總是讓比爾·蓋茨多參加集體活動,使他有更多的機會同孩子們接觸,從中學習與人相處的經驗,在生活中得到各種鍛煉。那一次,比爾·蓋茨穿了一雙不太合腳的新筒靴。結果第一天走完8英裏後,他的腳後跟就擦破了皮,腳趾上也磨出了不少水泡。第二天,他的腳已經開始紅腫,裂口裏流出鮮血。老師勸他不必再繼續行軍,但這不合比爾·蓋茨的脾氣。第三天,他仍堅持前行,跋山涉水,一直到下午4點鍾到達中途的檢查站。他雖然堅決要求繼續前進,但實際上已經無法再往前走了。大家隻好通知他母親來說服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