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我們要去看燈(1 / 2)

這一年的除夕,錦陽帝真的帶天景進了祖廟,天景雖然並不在意認祖歸宗的儀式,但她感動於父皇的苦心。知道他給自己爭取來這一個名正言順的皇族身份有多不易。 “聽信無稽之言,違逆祖製”這樣的罪名可不小,即使壓在帝王身上,也是很難受的。

她跪在供奉著陳氏曆代先祖的靈台前,肅顏斂容,恭恭敬敬叩首三番,然後敬香,祭酒。然後看父皇打開那冊黃綢包裹的陳氏族譜,鄭重寫下了她的名字:陳天景。

時間仿佛隻是輕輕得一晃,就晃過了三年的光陰。三年時間,天景十四歲了,從小丫頭長成了少女,她的美麗似花蕾初綻,明媚嬌豔又含著稚氣的青澀,她的聰明靈慧依然深受父皇的賞識和重視,天恒二十四年的春闈大比,最後殿試時的三道考題,錦陽帝親擬一道,太子擬了一道,還有一道考題,就出自天景公主之手。

這件事自然又招來很多臣子的反對,但這些年來君臣之間都有了默契,但凡皇上有什麼政事要讓天景參與,群臣一定要表示反對,然後在皇上地堅持下默認,最後在公主的完美應對後讚許。

這三步曲幾年來周而複始都成了習慣,似乎成了大淵朝堂上一個有趣的遊戲。臣子們其實都早已有了天景公主將來會成為第二個錦暄公主的思想準備,而且也著實欣賞天景的才能,但畢竟女子涉政不是常理,作臣子的一定要站出來反對一下,以示忠於職守敢於諫言,對得起自己的職位和俸祿。反正皇上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培養天景參政,臣子們的反對基本無效。

這三年的日子,天景就是在忙碌緊張和喜悅得意中度過的。慢慢地,她發現想起陸離的時候越來越少,如果冰璃霧的寒意不發作,如果沒有空閑望天出神,她就想不起陸離。原來刻骨的愛恨也經不起時間的打磨衝刷,會漸漸地淡化,但,也不可能完全的消滅痕跡。起碼冰璃霧會三五不時地幫她想起往事,而每每抬頭,藍天白雲,疏星朗月,皆能映出他的容顏。

以為不思量,其實自難忘。

天恒二十五年的正月十五,上元節。其實上元節的熱鬧絲毫不遜色與除夕,而大淵的上元燈會又是袤合七國中最熱鬧最有名的,所謂“車馬如龍人接踵,花燈火樹不夜天”是一點都不誇張的比喻,在這樣一個夜晚,那些還被關在家裏的年輕人,心裏自然是很癢很不甘的。

這一天宮裏按舊例辦了晚宴,君臣歡聚一堂,推杯換盞,融洽和睦。盡興而散之後,錦陽帝在禦書房裏看折子,正埋首間,聽到外間有人小聲說話,然後三個女孩子貓一般輕靈地溜了進來。

看到三個女兒,錦陽帝停了筆,笑道,“今晚曦霞殿裏不是有燈嗎?你們不去看,跑到這裏來做什麼?”

先說話的自然是天景,她深深地歎了口氣,道,“曦霞殿裏的燈是很漂亮,但那地方太小了,一點都不熱鬧。”

“熱鬧?你們想要怎樣的熱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