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雲迪 借勢高手(1 / 2)

李雲迪 借勢高手

價值榜

作者:範氿維

如果這真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策劃事件,也無需動怒,娛樂江湖中,懂得借勢而為,算是性價比較高的營銷方式。

在武俠小說裏,喜歡硬碰硬的高手一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古語有雲:“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在殘酷的娛樂圈,公眾的關注度是明星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何博關注、搶話題,就成為明星必修的一門學問。事實上,影視明星一年作品往往最多不過五六部,而類似於鋼琴家、藝術家這樣曲高和寡者,單單憑借作品已難以占據媒體頭條。因此,除了手裏這把“作品牌”,為自己虜獲可資利用的話題資源,就成為明星營銷推廣的終極秘笈。

自從去年春晚同台鬥琴之後,鋼琴家李雲迪與優質偶像王力宏就像被牢牢的拴在了一起,關於兩人“同性之愛”的傳聞幾乎延續了一整年,其中不乏好事者的捕風捉影,也有人從舊事中尋找證據加以佐證。尤其是進入11月份以後,李雲迪與王力宏在媒體上頻頻“出雙入對”,關於兩人“在一起”的呼聲也響徹網絡。

事情原本簡單,無非兩個答案二選一—友情還是愛情?哥們兒還是“夫妻”?可現如今事件卻發展得撲朔迷離,有神通廣大的網友們掘地三尺,也要找出兩人“在一起”的證據,而當事人忽而曖昧忽而否認的表態,又為圍觀網友們增添了幾分作料。或許兩人是不是真的在一起已經不再重要,“起哄架秧子”才是圍觀樂趣的來源。

談到與王力宏結識的過程,李雲迪說他們早在2007年時就已相識:“記得當時我是去台北做一場音樂會,力宏來看了,還到後台去找我,因為他是學古典音樂出身的,所以我們特別聊得來,沒有一丁點兒陌生的感覺。”其實大家之所以對兩人感情如此“上心”,也是因為他們一個是“鋼琴王子”,一個是“優質偶像”,很多人認為他們本來就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不信?那你把主角換成黃渤和王寶強試試。

而對於李雲迪來說,雖然他一直與娛樂圈過從甚密,但鋼琴家這個身份畢竟還算特殊,受眾群相對小眾,難得有引起大眾注意的話題。因此當他與王力宏組合在一起的時候,關注人群的基數立刻呈指數增長。另一方麵,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開化,“同性之愛”不再是洪水猛獸,這從絕大多數網友“在一起”的祝福聲中即可窺見一斑,對李雲迪形象的負麵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歸根結底,這起事件對於李雲迪的個人形象和影響力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其實回顧整個事件的發展,或許能看出幾分策劃的痕跡,從一開始在兩人的微博上開始頻頻互動,並陸續發布二人合照,到“網友”翻出一段李雲迪過去接受采訪的視頻,麵對台下“王力宏”的呼聲羞而不答,接著到感恩節當天,李雲迪在微博上放出被人們稱之為“見父母”的合照,後來連成龍大哥也摻合進來,在微博上對二人調侃了一番。在事件愈演愈烈的時候,北京的公交站牌換上了李雲迪新年音樂會的廣告,此時兩人似乎也開始見好就收,澄清事實,讓公眾的注意力重新轉回作品本身。

如果這整件事情是策劃的話,那我們不得不說,操盤手在背後進行了精確的計算,並且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果這起事件真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策劃事件,也無需動怒,畢竟娛樂江湖提供的最終產品就是娛樂本身,自從媒體發明了“惡意炒作”這個詞,“炒作”就變得相對中性了。娛樂江湖中,懂得借勢而為,算是性價較高的營銷方式。

“宏迪戀”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步:門當戶對

去年的春晚舞台上,李雲迪和王力宏一起表演《金蛇狂舞》,不但鬥琴場麵神乎其技,兩個養眼帥哥站在一起,在視覺美感上就已足夠俘獲人心。熱愛八卦事業的網友們在春晚結束之後,就開始在網絡上大開二人玩笑,並且出現了第一批“在一起”的群眾呼聲。

第二步:關係升級

有了春晚舞台上的合作,李雲迪與王力宏關係也開始升級,李雲迪不但多次在微博上上傳兩人合照,而且它們並非全為單純的工作合照,也有如共乘遊艇度假的生活照,不免引得不明真相群眾浮想聯翩。而王力宏在4月份和9月份舉行的兩場演唱會上,也邀請李雲迪作為表演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