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個袞楚克在歸順皇太極之後,一直為皇太極的事情忙活著,可謂是急皇太極之所急,想皇太極之所想,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在袞楚克同誌的工作當中有兩個人極其的不配合,這兩個人是林丹汗和克什克騰,這兩人不但不配合,並且還直接讓袞楚克給皇太極同誌帶花,想讓他林丹汗投降於皇太極,真是癡人做夢。
但是此次皇太極既然已經動了腦筋、也穿上了鎧甲、又來到了蒙古草原,那麼勢必皇太極先生是下定了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的,所以林丹汗,你暫時先逞一下能,再過一會兒大汗的夢。
因為此時的主要人物林丹汗雖然拒絕了皇太極,但是不久之後,像奈曼和敖漢部長派遣烏木薩特綽爾濟喇嘛至都爾弼城,察哈爾阿喇克楚特部長多爾濟伊勒登、安班和碩齊、扣肯巴圖魯、昂坤杜棱等台吉等部落都是很識時務的,所以林丹汗此時頭部頭像已經不大重要了,因為林丹汗注定要做孤家寡人的,而這個結局也是命中注定的。
但是皇太極不是那種心胸狹窄的人,所以雖然那時候嘴上麵說要對林丹汗怎麼怎麼樣,那些話隻不過是一些氣話而已,所以皇太極一直未曾放棄過招降林丹汗。
因為在與林丹汗僵持期間,皇太極派了專人去察哈爾部,但是這一次的結果讓皇太極徹底炸了鍋,因為當使者進入察哈爾部之後,就被察哈爾部所屬的羅特部的人給截殺了,就這樣使者死了。
這個結果很好,他林丹汗也圖了一時痛快了,但是之後的結果他想過嗎?俗話說:“兩國交鋒不斬來使,”這個道理難道你林丹汗難道不懂嗎?到底是你林丹汗小時候沒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還是你的語文老師和曆史老師死得太早了,才縱容手下人這麼做的,但是此時人都死了,我想在追尋事情的前因後果已經是沒有任何意義了。
但是此時對於皇太極來說,我好心好意派人去遊說你林丹汗,你不領情就算了,居然還縱容手下殺掉我的使者,到底是你毫不知情還是,你從沒有把我皇太極放在眼裏,把我後金政權放在眼裏呢?皇太極這一次確實很生氣,真的很生氣,但是生氣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他皇太極是何許人也,你林丹汗又是何許人也呢?兩個人放在一起是皇太極先生出名一點,放在天平之上是人家皇太極同誌分量重一點,說到這裏你林丹汗可別不服,因為曆史作者同誌在撰寫大清的創業史之時,你們的犧牲和默默無聞才能夠顯示出主角後金領導的一切。
之前皇太極同誌雖然說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來你的蒙古大草原,但是一切活動都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來進行的,對於發兵打仗來說,隻能夠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能夠對你蒙古用兵,所以我不管怎麼樣都得忍著,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我皇太極出兵有借口了,所以就算是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那麼我後金也是屬於正當防衛,所以我不會再放任你林丹汗胡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