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正確飲水
水是人體必要的物質,但飲水要講究科學。
1.不渴時也應喝水
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約為2500毫升。故每日應補充水分2500毫升。飲水量約為8杯,在早晨應空腹飲一杯清水,不僅可以補充一夜的水消耗,而且還有利於清胃利腸。夏季天氣熱,每天飲水應保持在3000毫升左右,不能等口渴時再喝,因為,感到口渴已是輕微失水的表現。有些人對口渴不敏感,應主動少量多次飲水,每天飲水2000毫升為宜。孕婦及哺乳的婦女需要水多,每天飲水量應在3000毫升左右。
2.口渴後不要急喝
口渴時大量喝水,這些水積聚於胃腸,除胃部感到沉重悶脹外,還會妨礙膈肌活動,影響呼吸。另外,大量水分進入血液,血容量迅速增加,心髒負擔突然加重,會導致心慌、疲憊、無力等現象,口渴時狂飲,可能使胃腸劇痛,危害身體健康。
此外,劇烈運動之後,也不要急於喝水。運動之後,呼吸、循環等各係統器官尚未恢複正常,急於喝水,會影響人正常的生理活動。因此,我們在劇烈運動之後,即使再渴,也要等放鬆之後,慢慢地喝水。
3.夏季喝水須補鹽
夏日高溫人體在出汗時失去大量水分的同時,也失去較多的鹽分,使體內的滲透壓失去平衡。這時,如果隻補充水分,而飲入體內的水卻無法在細胞內儲存,會隨汗水排出體外,越喝越渴甚至發生抽搐。因此,夏天出汗後,應喝點淡鹽水。
4.少喝冷水,不喝生水
有的人愛飲冷開水,認為更解渴。其實冷開水不易滲入細胞內,補水效果不好。冷水還會傷害胃腸,引起痙攣和功能紊亂;膽道遇冷水刺激而痙攣,可導致膽囊炎、膽石症;冷水可刺激血管收縮,加重心髒負擔。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可使病情加重,故不能貪涼。有的人直接喝生水,更不利健康。
5.不能以飲料代替水
要盡量喝白開水,不能以飲料代替水。因為飲料不是純淨的白開水,其中含有糖、香料等成分,多喝對人體有害,所以需要多喝白開水,不要隻喝飲料。
6.不要邊吃飯邊喝水
當人吃飯時,胃液要不斷分泌消化液,如果在吃飯時喝水,就會稀釋胃液,導致消化不良,時間長了還會得胃病。因此,吃飯時不要邊吃邊喝水。
7.不要喝反複燒開的水
水應該燒開了再喝,但燒水是大有學問的:
水燒開後,若加熱時間過長不斷地沸騰,有害物質較多地進入人體,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不要喝反複燒開的水。
8.不要喝久放的水
飲用水不可久放,在通常室溫下,水的儲存時間不要超過3天,否則水容易被微生物汙染而產生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喝礦泉水、純淨水有什麼好處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連喝的水都不是自來水、白開水了,人們喝上了礦泉水、純淨水。
喝礦泉水有很多好處。人體需要多種營養素,除了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外,還有礦物質(無機鹽)。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有20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鈣、磷、鈉、鉀等,這些元素人們從每天的食物中,大體都能吸收到。此外,人體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鐵、銅、鈷、鋅、錳、鉻、鎳、硒、碘、矽、氟、鍶等。在符合標準的礦泉水裏,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因此應設法多喝些礦泉水,以補充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
近年來,喝純淨水,似乎又成了一種時尚。純淨水,又稱太空水,本來是宇航員在太空所喝的、經過處理的水。現在,它又來到了地麵,成為普通人所喝的水。
確實,喝自來水、白開水,礦物質成分高,易使人患各種結石。而且,原來水中溶解的氧,也早已消失了。因此,喝衛生、安全、有益健康的純淨水似有必要。
純淨水的生產原理如下。
純淨水是以自來水為原料,經反滲透膜技術處理得到的。反滲透膜的孔徑隻有頭發絲直徑的百萬分之一,除水分子外,細菌、病毒、化學汙染物和大部分礦物質均被濾掉,隻保留了溶解氧,因此得到的是口感較好的淨水。這種膜是由第一個發明人工腎髒的美國醫學博士希德尼羅夫和舒裏拉捷恩開發出來的,早先僅用於尖端科技,後來用於醫學和生產商業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