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生物作用對明膠穩定性的影響
生物性的老化過程在影片文件上進行得特別劇烈,因為明膠對微生物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蛋白質培養基。明膠會由於黴菌的生命活動而受到破壞和稀釋,這就可使文件完全損壞。
當環境濕度在帆以上時,明膠乳劑層上就可能生長黴層。可以深入到感光乳劑層內部,使乳劑層腐爛,開始是影像模糊,顏色改變,逐漸出現腐壞,感光變弱及影像失真等現象。隨著明膠大量黴變,明膠內的蛋白質被酶解成易溶於水的氨基酸。
黴菌在影像材料上滋生蔓延,形成黴斑,使彩色影像嚴重變退色。大多數黴菌在適宜的溫濕度下逐漸形成大片黴斑。它們吞食明膠,排泄出酸性物質,進一步腐蝕乳劑層。
玻璃片基風化對銀影像的影響
玻璃作為照相幹板支持體的曆史大約有100餘年了。自上世紀的20年代到本世紀的20年代,堿石灰玻璃一直被用作照相底板。這些底板具有很高的檔案文物保藏價值。
玻璃底板在長期的保藏過程中,由於環境因素的作用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一些化學風化現象。此類玻璃藏品的化學風化,不僅影響到玻璃本身的質量問題,更重要的是影響了玻璃表麵的銀影像的質量。顯然,這是一個很敏感很棘手的問題。
許建合的研究表明,玻璃照相底板在潮濕的環境中滲出鈉、鉀離子,與乳劑層中水分作用生成氫氧化物。
片基的劣變
一、紙基的劣變
紙基在熱濕環境中或光輻射下可使紙基纖維素產生斷鏈使紙基變脆。紙基的劣變有可能促使影像物質和粘合物明膠惡化。
紙基在熱、濕、光輻射等因素的作用下,分解使影像層產生大量氣泡,使乳劑層與紙基脫離。
塗塑紙基是用聚乙烯塗敷在原紙的兩麵,在乳劑層一麵的聚乙烯中添加白色顏料二氧化鈦。聚乙烯受到光和熱的影響時,自由基被氧化產生裂紋,同時也激活了顏料二氧化鈦的光化學活性,特別應用於黑白照片時,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照片很快變成褐色,尤其在戶外露天展覽時,表麵損壞,塗層脫落。
有關紙基中的纖維素組分和紙的塗布劑聚烯烴化合物的化學老化和光化學老化的機理,我們在上一篇中討論過。光催化氧化作用,在紙張的老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紙基中的成分是一種光催化劑。它可以催化纖維素和塗料的氧化老化。存在導致的生成,並通過這些氧化劑去降解高分子材料。詳細內容請參看第六篇第二節。
二、硝酸纖維棄蘸片基的劣變
硝酸纖維素片基有許多優點,曾被認為是一種較理想的片基。但由於它的易分解性而使人們對它有了更客觀的評價。
硝酸纖維素從製成後就開始室溫條件下的降解,在分解過程中釋放出氧化物。這些氮氧化物又反過來促進片基的分解,形成分解的加速度。
在片基分解過程中,不斷揮發的氣體,主要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其他氮氧化物。這些氣體因封閉在片卷和片合內,不能迅速揮發,就與乳劑層和空氣中的水分結合,生成硝酸、亞硝酸。這兩種酸會漂白乳劑層中的銀和染料影像,加速片基和明膠的分解以至完全破壞的過程。
三、醋纖維素醸片基的劣變
自1985年發現醋酸纖維易水解而產生醋綜合症以來,這種片基的優越性受到質疑。綜合症已在世界各地被發現和研究,它將影響到20世紀照相影像的保藏問題,這給保藏部門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技術難題。我國學者郭莉珠等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在光照及高溫條件下,主要發生氧化反應;在潮濕、高溫、酸的條件下,主要發生水解反應。這兩種反應的共同效果是使三醋酸纖維素分子發生降解,聚合鏈斷裂,分子量減小,同時產生醋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質。結果使片基散發出酸味,隨之變硬、發脆形成了所謂的醋綜合症。
纖維素大分子在光照條件下發生的氧化反應,可能包括熱氧化反應,光氧化反應、光敏氧化反應、光催化氧化反應等多種形式,這方麵的內容我們在上一篇已經論述過。
片基中的纖維素分子在潮濕、高溫及酸性介質中發生的酸性水解降解的有關內容請參看第六篇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