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用的高聚物材料中,天然橡膠、丁腈橡膠、丁基橡膠、酚醛塑料、醇醛清漆、醋酸纖維、聚醋酸乙烯酯等,都是抗菌能力較差的材料。
微生物對合成材料的侵害,可以造成短路、失去密封性能,從而使濕氣或其他腐蝕性介質侵入而引起化學腐蝕。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可以對材料造成酸性腐蝕。
鹵化銀影像,機讀影像和更拷貝(包括複印材料、錄音錄相磁帶,計算機磁帶磁盤、光盤等)都屬於照相影像,其中鹵化銀影像又可分為彩色影像和黑白影像(包括照相底片、相片、電影素材與拷貝,航測遙感底片、縮微母片及拷貝等,一切機讀影像都具有不穩定性或者說穩定性差的特點,因此,設法長久保藏此類影像沒有多大現實意義。為能長久保藏機讀影像信息,需要將它們複製到鹵化材料上去。此外,複印材料,無論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都很容易發生自然劣變現象,可見長期保藏此類材料也沒有什麼價值。所以我們對機讀影像材料和複印材料的保藏問題不進行深入探討,而將精力用於對鹵化銀影像材料的劣變機理的討論中來。
攝影技術的發明,空前改善和提高了人類獲取、存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宣告了幾千年來以文字、繪畫及雕刻為基本手段的信息傳播時代的結束。通過攝影所獲得的影像,其信息容量大,記錄速度快,且形象逼真。在攝影技術發明以來的這一曆史時期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人文地理、環境生態、名勝建築、科學研究活動等均為照相影像所記錄。目前攝影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並且步入了所有的家庭,變為現代文明的標誌,成了現代生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內容。正因為如此,影像也就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展覽館等大雅之堂有了顯赫的位置,並且也引起了保藏學領域的特別關注。
鹵化銀黑白影像的色變問題,涉及到顯影的金屬銀粒子的穩定性。凡是能夠導致銀粒子發生化學性質改變的內在及外在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影像的色變。色變主要表現為銀粒子變為氧化銀或硫化銀後引起膠片顏色發黃。
彩色鹵化銀影像的色變機理,涉及染料的光氧化、光還原、光催化氧化、光解離等多種光化學反應過程。熱化學反應也可插足到染料的退色反應行列中。按理說,影像中染料的退色與其他條件下的染料退色,應該具有完全相同的機理。但我們還是得考慮一下染料在影像體係中的敏感性。
法國照相化學家格拉夫基德曾指出彩色顯影法的彩色相紙的主要缺點是其彩色影像在日光照射下容易退色。染料的牢度遠遠低於織物染色用的染料。並且還提醒人們彩色照片最好保存在像冊中。因為在裸露的條件下保存彩照,很容易因光化學退色反應,而變得不堪入目。現在大多數成年人都積累了不少類似經驗。
本篇討論的內容涉及黑白影像材料的劣變,彩色影像材料的退色及紙基、酯片基材料的劣變等內容。
構成鹵化銀膠片影像的主要成分是不活潑的重金屬銀。在室溫條件下銀是比較穩定的,但在黑白膠片的長期保藏過程中,它也容易發生劣變現象。影像消退、膠片發黃或出現彩色斑點等都是常見的自然劣變現象。黑白膠片的劣變與銀粒子被氧化和被硫化相關。環境介質中的多種氧化劑成分可以參與銀的氧化過程。環境介質中和包裝材料中的硫離子可以造成銀的硫化,銀鹽片本身的含硫物質也可以引起銀的硫化反應。
環境介質引起的氧化反應
70年代初人們發現某些保藏了2~20年的縮微負片上有許多彩色斑點或汙點。這些斑點造成膠片上字跡變形或顏色變淺。發生在銀鹽縮微片上的上述獨特斑點,被稱為氧化還原斑。
影片文件還會在侵蝕性介質的影響下發生老化。在影片文件周圍的介質中,凡是能夠影響影片性質和強化影片老化過程的物質,如氮、碳、硫的氧化物,硫化氫、氧和臭氧都可以算作侵蝕性介質。
使銀鹽片生斑的氧化物來自被汙染的空氣中,也潛伏在片庫內部的許多設備和文獻裝具中。如經過漂白或老化變質的包裝紙,在保存過程中都有可能釋放出過氧化物而使與之接觸的銀鹽片生斑;木製的櫃架設備也會不斷地向空氣中散發出鬆香、鬆節油及甲醛、甲酸的蒸汽,這些蒸汽都具有氧化作用;片庫內的油漆煙霧、甚至印刷油墨都能散發出氧化性氣體,使銀影像變質。
一、過氧化氫、甲醛、甲酸與銀的反應
過氧化氫是液相中最主要的強氧化劑之一,它本身是以一種液體形式存在的強漂白劑,雙氧水它可在室溫條件下將影像中的銀粒子氧化為褐色的氧化銀。甲醛和甲酸與銀的反應可能有多種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反應方式可能是生成過氧化氫的反應。實際上室內過氧化氫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甲醛的光解。
甲醛屬於含氧化合物,它在大氣中的主要來源是礦物燃料和植物燃料的燃燒過程,汽車廢氣經光化學反應也可以生成甲醛6室內甲醛的主要來源除了可通過上述途徑外,建築材料中的填料、粘合劑、塗料、油漆、膠合板、刨花板,絕緣保溫材料等都可向室內排放甲醛和乙醛等。各類化妝品中的防腐劑也多是甲醛。吸煙也可排放甲醛,有材料表明,每支香煙含有30%甲醛。由此可見,室內甲醛來源相當充足,這也就是說氏的來源將不會因為缺少光解產物而受到影響。
二、臭氧與銀的反應
城市中的光化學汙染可以增加室內臭氧的濃度,此外,在室內使用複印機及其他電動設備,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產生臭氧。
環境介質引起的銀的硫化反應
一、硫化引起的硫化反應
銀影像的發黃與消色通常是硫化反應造成的。列為重要的環境侵蝕性介質。在陸地上空,室內空氣中的氏與銀粒子作用生成硫化銀使膠片變黃。這一硫化反應可在室溫條件下進行。
二、硫離子引起的硫化反應
除了空氣中的可以導致銀粒子硫化外,大多數包裝用紙、藝術用紙、襯頁紙、透明膠水紙、橡膠帶頁醋酸乳膠粘合劑等都含有硫,這些物質同銀影像接觸後都具有使影像發黃,退色的能力。劉家真1990上述材料中所含的硫,可能以硫離子形式片本身引起的硫化反應
引起膠片文獻發黃和退色的硫,其主要來源還在於的本身,即濕法加工工藝中海波的殘留。定影處理時使用海波作為定影液,使它同顯過影而未曝光的鹵化銀反應,生成溶於水的硫代硫酸銀絡鹽,通過水洗加以除去。
水洗得是否徹底直接影響著銀鹽片保存性。水洗後膠片上若仍有硫代硫酸鈉殘留,在膠片文獻長期保存中,它們能逐漸地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硫和亞硫酸。而使膠片發黃;亞硫酸被空氣中的氧化為硫酸,硫酸同硫化銀緩慢作用而生成硫化氫和白色可溶的硫酸銀,使膠片發黃持續下去。殘留在膠片上的硫代硫酸鹽的破壞作用,一直要持續到其本身或影像中的銀全部耗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