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性惡(2 / 2)

他認為:性是惡的,偽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惡變善呢?荀子認為要通過後天的禮儀教化來“化性起偽”:“人之性惡,其性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化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由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他認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醜恨惡的,這些都是人性本惡的表現,如順其自然發展,社會就會充滿爭奪、殘暴、淫亂。因此,必須用師法教化、禮儀規範來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偽”。

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給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是不了解性和偽的區別。

人生而有欲望,人的欲望是無限度的,如任其自然發展,必然產生嚴重的後果。他以欲望任其發展的後果為惡,而非以欲望本身為惡。所以要通過後天的教化來約束。每個人心中都有惡的一麵,但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加深,自身的暴戾之氣逐漸被理智所代替,但惡並不是消失,而是潛藏於在身體的某個角落,遇到合適的土壤和水分便迅速無限擴大,戰勝原有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康勝傑和寧力夫的身上無疑體現的淋漓盡致。

他打開抽屜拿出今天上午在上島咖啡裏,那個私家偵探交給自己一個鼓鼓的信封,打開將裏麵的東西取出來,是一疊厚厚的照片。男女主角就是胡學勤和潘紫洛。他不得不驚歎對方的手段專業,就連兩個人在床上糾纏在一起的照片都能搞到手,而且是正麵,就連他們臉上的歡愉表情都可以辨析的很清楚。董柏言隨便翻了翻那些春宮照,將照片重新放回信封裏,起身拿著這個東西向裏屋的套間走去。

周衛國拿到了審訊記錄複印件看了看,心裏歎了一口氣麵無表情看了張建國一眼,“老張你把這個東西收好,還有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至於什麼時候動手,等這件事情完了再說吧!”

“周書記,那個寧禮服我看先不要送往看守所,就讓他在現在的那個地方呆兩天,我怕看守所人多嘴雜走漏了風聲反而不美。”

“唔,這件事情你看著辦吧!”周衛國考慮了一下說道,“還有監控這件事情布置下去了嗎?”

“嗯,我們已經安排好了,除非康勝傑長了翅膀,否則的話萬無一失。”

“這就好。”…。

張建國走出辦公室,周衛國想了想抓起桌上的電話,想給馬雲忠去電,但是伸出的手停留了一會兒,又縮了回來。老馬我希望你這一次沒有任何的事情。他想起馬雲忠向他極力推薦康勝傑,任市財政局局長這件事,心裏就感覺到一陣膩歪。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下麵和鄭老頭的舊部暗通曲款,要不是老子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咱們不妨再掰掰手腕。老馬這一次你還是自求多福吧,看看康勝傑是不是一條瘋狗。

馬雲忠此刻坐在辦公室裏,正預備拿上自己的手包參加一項外事活動,忽然感覺到身上一陣惡寒,打了幾個冷戰。疑惑的看了看窗戶,封閉的很嚴。他思索著想再次找出那種令他不寒而栗的感覺,那股寒意就像來的那樣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難道感冒了?他伸出手試了試自己的額頭,很正常。嗬嗬可能是最近事情比較多吧!他找了個理由將心中被寒意所引起的恐慌打散,整了整衣冠頗有氣度的將門打開,將手裏的包遞給久候在門外的秘書,邁開流星大步向外走去,在部隊裏練就的挺拔腰杆,在夕陽中顯得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