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長時間睡眠不足,不僅會導致精神不振,更重要的是會影響他們的神經係統的正常發育,最終的影響將體現在智力上。
一個兒童睡眠一天需要幾小時和另一個兒童需要幾小時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要橫向比較。有兩點想對你說:
1、孩子睡眠時間和同齡小嬰兒相比,是有一定差別的。一般來說,七個月的兒童一晝夜的睡14~16個小時,白天睡3次,每次的1.5~2小時。你的孩子比一般同齡孩子是要少一些,但並不是差別特別大。如果一個七個月的嬰兒一晝夜隻睡五六個小時,那麼問題就比較大了。
2、一個孩子的睡眠夠不夠不完全看睡眠時間的長短,還要看對他的身長、發展、智力有沒有影響。最好開始半個月到1個月測一下身高、體重,以後兩三個月測一次(如果他還是睡得少的話),看看他與同齡嬰兒相比是不是差不多。小嬰兒睡眠不足,很快就會反映在發育上。另外,也可以到保健部門去測查一下智力,看看有沒有影響。
如果他白天還是睡得少,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早上讓他有多種體能活動,消耗一些體力。
2、睡前半小時少興奮,不玩活動性遊戲。
3、讓睡覺的地方盡量安靜,拉上窗簾。
4、在中午隻睡一覺。把他抱上床,拍拍、哼哼,不說話。
夜間如果睡得不踏實,要醒來,可以做這樣一些事度試:
1、睡前洗個熱水澡,改變一下身體的狀態。
2、把屋內的燈光調暗、關掉電視機、把可以分心的東西拿開。
3、看看被褥的溫度是否太冷、太熱,這很重要。
4、最好讓他一個人睡小床,小床就放在大人床旁邊,好照顧,又使他有安全感。
5、盡量安靜,拉上窗簾。
6、拍他上床,拍拍、哼哼,不抱他起來。
7、睡前不玩興奮的遊戲。
8、多陪他一會兒,等他睡踏實了再離開。
9、夜裏醒一兩次是正常的,可以拍拍他、哼哼,但是不要抱他起來,因為一抱起來就有放下的問題,反而會使他全醒了。
在人類智力發展的過程中,遺傳因素決定了智力發展的可能性,而環境和教育則決定了智力發展的現實性。那麼,在孩子智力發展的過程中,怎樣為孩子提供有利於智力發展的環境呢?
印度的“狼孩”(由狼撫養的人類的孩子)曾經在世界上引起震動,盡管世界各地人們發現了“狼孩”後,大多都提供各種條件為他們進行治療,以期達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但均未成功。這是因為“狼孩”自幼生活在動物夥伴中,接受的是狼活動的信息,他們錯過了人類受教育的關鍵時期。
這說明在人類智力發展的過程中,遺傳因素決定了智力發展的可能性,而環境和教育則決定了智力發展的現實性。
那麼,在孩子智力發展的過程中,怎樣為孩子提供有利於智力發展的環境呢?
1、為孩子提供豐富的信息刺激。豐富的信息刺激可以使孩子產生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索願望。如家庭中的擺設就是良好的信息刺激源,但不能隻作為永久性的、名副其實的擺設品。在安排一些擺設中,要考慮到對孩子的教育作用,如在家中適當的地方擺上幾盆花,飼養幾條金魚,這無疑對孩子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每天讓孩子聞一聞花香,觀察花開花落的現象,讓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提出各種問題並解決問題,如喇叭花的形狀像什麼,馬蹄蓮花的形狀像什麼,為什麼不給花澆水它就會枯萎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可以使孩子的大腦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
又如孩子在觀察金魚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金魚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眼睛是什麼形狀的,尾巴又是什麼樣的,這就大大地發展了孩子的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