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五)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1 / 2)

如果說清朝最著名的女人,非孝莊與慈禧莫屬。倆人作為清初和清末舉足輕重的女性掌權者,決定了清朝的命運。所以有人說清朝是以一個女人開始以另一個女人結束的,這便是說的孝莊與慈禧。慈禧筆者並沒有單獨介紹,一是因為對於慈禧大家太過熟悉;二是在已經介紹了的清末人物中,基本都提到了慈禧的生平一些著名的事件。今天筆者要介紹的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太後。

一生經曆三朝的孝莊,輔佐過兩位幼帝,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清初的政治。並很好的處理了一些清初曆史上的老大難問題,奠定了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的基礎。孝莊皇後天命十年嫁給皇太極,比皇太極小21歲,時年13歲。她來自蒙古科爾沁大草原,嫁給皇太極時,她的姑姑哲哲已是皇太極的正妃,後來她的姐姐海蘭珠也嫁給了皇太極,姑侄三人跟了一個丈夫,在清代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清代後宮之中,姐妹同嫁一夫,或是姑侄同嫁一夫還有多位。嫁給皇太極後,她前後生了三女,在當時還是比較受寵的,在其姐姐海蘭珠入宮後,因皇太極非常寵愛海蘭珠,寵幸漸少。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登基為帝,封了她的姑母哲哲為中宮皇後,姐姐海蘭珠封了地位僅次於皇後的宸妃,而孝莊僅封為了五大宮妃之末的永福宮莊妃,可見在皇太極心中的位置遠遠比不上姐姐海蘭珠。崇德三年,莊妃最後一次生育,產下了自己唯一的男嬰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帝。但當時姐姐宸妃,恩寵正盛,也沒有太多人關注這個皇子,母子倆人在宮中也是平淡度日。

崇德六年,倍受皇太極寵愛的宸妃所生的六皇子和宸妃先後去世,讓皇太極傷心欲絕,幾次昏死過去,身體每況愈下。不到兩年,在盛京皇宮駕崩。此後,孝莊母子開始走上前台。關於順治繼位的過程筆者已經在上一篇做了詳細的介紹,今天再補充一些。筆者在上一篇中認為順治能夠繼位,孝端皇後的作用要大於孝莊皇後,但並沒有提及孝莊的影響。在皇太極駕崩後,帝位的爭奪中,孝莊並未走上台麵,而且她作為皇太極的庶妃,也實在沒有能讓各方勢力信服的資本,在兒子繼位過程中,她也是做了巨大努力的。她很有可能和孝端皇後共同導演了這出讓兒子登基為帝的大戲,為孝端提供了計策。從之後孝莊所展露出來的政治頭腦來看,她心思非常縝密,也善於觀察時局,能夠準確的看重要害。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順治登基為帝的這場大計中孝莊敏銳的觀察了時局,提供了計劃支持。

孝莊真正展露政治頭腦是在順治和康熙登基為帝後,順治少年登基,年僅六歲,皇叔多爾袞攝政。在多爾袞快速占領明朝首都北京後,大權在握,並未傭兵自立為帝,而是將順治迎接到北京再次舉行了登基大典。這又和孝莊的智慧分不開了,多爾袞再占領北京後,遲遲沒有動作將順治帝迎到北京,麵對帝王權力,多爾袞在考慮。這引起了孝莊的擔憂,她開始了行動,先是說服當時很有聲望的努爾哈赤長子也是當時的族長代善向北京的多爾袞施壓;又開始拉攏與多爾袞不和的其他八旗貴族。在充分考慮下,麵對剛剛打下還未穩固的江山,在有可能因自己稱帝造成內部分裂的的情況下,最終去盛京迎接了順治帝。此後,多爾袞失去了稱帝的最佳時機,雖不斷給自己加封,甚至到了皇父攝政王。也沒有再次稱帝,當然這和多爾袞三十九歲便在塞北狩獵中途病死,沒能再次籌劃取代順治帝也有關係,但曆史就是如此巧合。多爾袞攝政這八年來,雖是多次欺壓順治,目無君上,但並未取代他,也和孝莊暗中運作培養自己勢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政治智慧由此可見,至於孝莊與多爾袞有私情或是下嫁於他為了保住順治帝位,筆者認為始終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