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皇太極對這個孩子的重視程度有多深,我們並不難看出來的;這個孩子其實和他的父親一樣,受不受寵愛,聰明的朋友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因為他們的名字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了。想當年,努爾哈赤為了孟古給他生的這個兒子,絞盡腦汁兒的起了一個‘皇太極’的名字,多麼的與眾不同呀!
這個名字是努爾哈赤的所有孩子中,最特別的,也是女真族中從來沒有過的,因為它的諧音很容易讓人念成‘皇太子’的音,這裏麵有多少的含義,大家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而玉兒為皇太極所生的兒子,皇太極取名為‘福臨’,寓意著福臨大清,福臨天下,福臨後世;這樣的名字,還有誰能說他這個做父親的對這個兒子,沒有‘愛’,不‘重視’的呢?
時間飛逝,眨眼間就到了崇禎十三年(1640年)三月,這一年皇太極在愛情的滋潤下,做足了準備,開始對大明朝發起進攻了;據史料記載,這一年皇太極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駐紮屯田,令明山海關外寧錦地方不得耕種”,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廷報稱:“錦州米僅供月餘,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鬆、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廷不逾夕矣。”
而當時的明王朝卻不顧這樣的急情,一再的對當時的主帥——洪承疇做出苦苦相逼的速戰速決的命令。據悉,當時的明廷,命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援錦州解圍。然而,明朝此時確實是有些,銀盡糧絕了,所以洪承疇的日子也非常的不好過。他不敢冒然進攻,隻好駐紮在寧遠,窺探錦州勢態。由於當時明朝的財政赤字,兵部尚書陳新甲隻得主張速戰速決,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洪承疇進軍。
而洪承疇在抗命的情況下,拖延了近一年的時間後,瞅準了時機;便於崇禎十四年在寧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人,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而不幸的是楊國柱中箭身亡。雖後明清雙方在乳峰山展開角逐,“清朝人兵馬,死傷甚多”,最終清軍失利,幾至潰敗,使得皇太極大怒不已。
直至時年皇太極接到密報,說洪承疇糧絕準備突圍,他便不顧自身的安危帶病急援,晝夜兼行500餘裏,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緊緊包圍在鬆山一帶,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鬆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等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
然而就在皇太極為這一仗的勝利做著積極準備的時候,盛京城裏卻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皇上明鑒:自皇上親征以來,臣妾謹遵皇上的囑托,已將當日預謀加害玉兒母子,蠱惑海藍珠行布偶之事的人查出;此事實乃大阿哥豪格的額娘,庶妃烏拉那拉氏所為。臣妾為使後宮安寧,不得已已將烏拉那拉氏逐放於宮外的一個庵堂裏了;隻是近來有盯著她的奴才回稟說,烏拉那拉氏這些日子怕是生病了,而且不肯就醫,病情越發的惡化了;另有,關雎宮的宸妃海藍珠,自八阿哥去世後,身子也是一直不怎麼好,再加之前些日子在禦花園裏,見到了被嬤嬤抱出去曬太陽的福臨後,她也愈發的思念自己的兒子了,病情也是急轉直下,一日不如一日了;臣妾惶恐,唯擔心今日若不告知皇上,恐皇上日後念及舊情怪罪;故此,特寫此信,實望皇上斟酌,是否趕回見她們二人最後一麵。妻哲哲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