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傳 國 玉 璽(2 / 2)

“那個,雅圖呀!這麼乖呀!自己帶著妹妹們來用膳了。你們都瞧瞧我這侄女,多懂事兒!不但人長的漂亮,而且知書達理,聰明過人;嗬嗬,雅圖,來,快讓十五叔抱抱,可想死十五叔了。”多鐸有些認命的轉了身子,哄著雅圖說道。

“哼,十五叔你莫要糊弄雅圖了,你剛才說得話,我都聽見了,你說了我阿瑪和額娘的壞話,現在雅圖要替他們討回公道。”雅圖根本就不吃多鐸的這一套,煞有其事的板著一張小臉說道。

多鐸有些頭疼的看著眼前這個小魔頭一般的侄女,不免覺得有些體力不支了,這個侄女可非比尋常,鬼點子比她額娘的還多,經常是整得自己灰頭土臉兒的,還拿她沒轍!最後多鐸隻好求救的看向了皇太極,就看見玉兒一臉得意的依偎在皇太極的懷裏,跳著眉毛的正笑等著看他的笑話呢!多鐸的一張俊臉都快被雅圖給鬧哭了,因為雅圖的搗蛋可是這汗王宮裏出了名的,但凡是她要想去整的人,就沒有一個能善終的有個好下場的,最輕至少也要三天下不了床。

這個多鐸可是有親身經曆的;上一回雅圖拿他當馬騎,結果這一騎上了她可就不肯下來了,一直騎著他在宮裏轉起來沒完了;好不容易後來奴才們把她哄騙了下去,結果倒好,那丫頭吃完了好吃的,就又想起騎馬的這回事兒了,可是一轉眼看不見了多鐸,就‘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哭的嗓子都啞了,最後沒轍了,皇太極隻好又差人去把多鐸給找了回來,也就是那一次,多鐸事後足足的在自己府裏的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才有體力有精神兒下地走動。

“好了雅圖,快到阿瑪這裏來,咱們這就開始用膳了。”皇太極看著那一臉尷尬的多鐸,笑著阻止了雅圖的惡作劇,解救了那個愛多事的多鐸,事後多鐸感激的朝著皇太極苦笑了一下,把在場的所有人都給都笑了。

隨後的時間裏,皇太極向大家說出了設宴的原因,原來多爾袞在前麵的戰事中,不僅打了大勝仗,而且還在無意間得到了一樣寶貝——失蹤已久了的、象征著帝王權利的“傳國玉璽”!這才是他今日最高興,也是他要宴請群臣的最主要的原因了,而他此次狩獵中,獵得的那母虎,得到的預示,剛好和這玉璽的得來湊到了一起,便為他角逐中原,雄霸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堅定的信心。

而那“玉璽”傳說乃是從秦始皇之後一直傳到了元朝的,具有天命所歸的極其重要的象征意義。其實關於這方玉璽,曾有過一段傳奇的經曆:相傳此璽曾收藏在元朝大內,元朝末年元順帝被明太祖朱元璋打敗,棄都攜眷,北走沙漠,同時也帶走了這方玉璽。後來元順帝在應昌府去世,寶璽從此便遝無音訊。200餘年後的一天,有一位牧羊人發現他所放的羊中有一隻連續3天不吃草,隻是不停地用蹄子刨地,牧羊人感到很奇怪,便挖開這個地方,結果就發現了這枚玉璽。不久,此璽被元皇室後裔博碩克圖汗取走保存。後來博碩克圖汗被林丹汗擊敗,寶璽又到了林丹汗的手中。多爾袞西征察哈爾,得知玉璽還在蘇泰太後手裏,便強行索取。據史書記載,此璽刻文漢篆“製誥之寶”四字,璠璵為質,蛟龍為鈕,光氣煥爛,是難得的寶貝。因此才有了後來的皇太極受大家的擁戴,登上了大清帝國開國皇帝寶座的一瞬間。(以上關於玉璽的資料為作者本人在各種曆史文物書籍中所搜尋到的,並非杜撰。有證可查,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