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職業素養【湯媛篇】(1 / 2)

我叫湯圓,呸呸,不對,是湯媛。

看,我自己都能搞錯自己的名字也就不能怪別人把我叫成了湯圓,盡管它叫出來的確讓人第一感覺就是那圓不溜丟的湯圓,或者說我長得比較圓的原因。阮藝常說我爹媽真有先見之明,他們一定是猜測到自己生的閨女在二十七年後還真能長得和湯圓一樣的圓。

我在晉陽市某區一條街道商圈裏的化妝品店上班,洋氣一點說是BA,哦,你問我什麼是BA?如果你知道英文,好吧,那我告訴你,——是BeautyAdviser。

簡而言之,就是專櫃小姐,更具體的一點說,是化妝品專櫃小姐。就是一名商店的營業員。

這條街道在晉陽市屬於知名商街,街道邊各種專賣商店林立,此刻正值禮拜雙休日,街邊人群擁擠不堪,每家門店門庭若市,但我所在的門店卻門可羅雀。

阮藝是我們的店長,前些日去參加了一家品牌公司的培訓現在遠在千裏之外的城市接受訓練,我隻能和其他幾個小妹正在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短短幾天街道附近猛然異軍突起,連綿不斷開出了好幾家門店,我沒去看幾家門店的大小,因為這種小商街的競爭已經不能用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法則了。無論什麼品牌,什麼樣的促銷形式,人的好奇心可以戰勝一切,總歸都會去瞧瞧新鮮的東西。

所以,就算知道對方的底線,你也不能把它怎麼給辦了!

按照百分比的概率來說,假如原本可以進我們店的十個顧客前前後後會被引去其中的八個,剩下來的兩個要麼是逛街無聊隨便看看,要麼隻是無意走過的路人甲。

阮藝有自創的幾套顧客方案,其中一條如果是讓不想買單的人買單,會買單的人買更多,而絕對不買單的人放單的原則。所以在送走路人甲後,幾個小妹就隻能杵著門口伺機而動。

阮藝不在店裏的時間我這個作為她一手帶來的“徒弟”臨時暫代她的業務,將所有促銷方案推出以及布置完善店內裝飾,幾個小妹依然還站在門口,像定格在日落下的雕像,一動不動。

我猜如果此刻要潑桶水過去,她們一定隻是以為下雨了,我當然沒有真的潑水過去,隻是拿起桌上顧客試用過一次的護手霜,“啊!”砸中了其中一個看起來身形嬌小的顧筱糖。

顧筱糖長得甜美可愛,缺點就是個子小了點,很難起到某種氣勢上的威懾力,不過難能可貴的是有一副清麗的嗓音。要知道如果作為一個外形關能合格的BA卻在給顧客做介紹時有著阿杜般的粗獷那簡直讓人不能忍。

“湯媛你幹嘛?!”看到始作俑者的我,顧筱糖終於動了動,不過隻是揉了揉被砸疼的小腰。

“你們能叫不能叫?”幾個小妹終於在我們的互動中回頭看著我,我翻眼說道。

“叫?叫什麼?”顧筱糖一臉困惑。

為了保持作為一個BA標準的職業素養,也為了壓抑作為代理店長的聲色俱厲,我沒有像阮藝那樣拍著手讓這群人進入門店後院發起一次深刻而富有內容的教誨。招手把顧筱糖叫進店裏,我拿出幾疊新來妹子從沒接觸過的宣傳單頁,單頁上是店內滿目琳琅的促銷活動。

“去,帶上她們幾個去把這些發掉!”對於那幾個新來的妹紙,來了半個月的顧筱糖算是“老”店員,應該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依然還是個小女生樣的顧筱糖二話沒說就把單頁抱起往外走。

“等等,留兩個在門口!”我對著她吩咐道,她照安排讓兩個看著有點呆萌的妹紙留下了。

兩個人妹紙將麵不改色這個成語發揮得淋漓盡致,顧筱糖帶頭的幾個人出門了將近半個小時,她們還能站著門口保持肅穆莊嚴,我忍不住出聲道,“你們不能動一動,或者說叫一叫嗎?”

“動?叫?”那兩個表情是在問我什麼是動,什麼是叫。

門店是十周年的老門店,重整了幾次,整或不整都會有部分客源直接流失,期間動工的時間太長時也增加了營業員的流動性。我來時就在的店員除了晉升為店長的阮藝,還有一個目前是在休假狀態的蔡文黎。

作為門店老員工三大柱,我們的分工不同,阮藝統管店內一切事務,我主負責財務進賬問題,蔡文黎負責員工辭退招新。

在這一批的招新隻趕得及老店新開的安排,根本不夠時間作專業培訓,蔡文黎作完基礎培訓就跑得沒影,而作為店內頂梁柱的阮藝亦不在,麵對這群茫然新生的行業雛鳥,我生出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你們難道沒做過服務行業嗎?”我有些無語的望著這兩個看起來有點無辜的女孩。

其中一個先是搖搖頭,而後又點了點頭,到底是做還是沒做過我想她是想起蔡文黎招新時必然條件之一:必須是有過服務行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