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給周梓霏的第一印象,便是滿眼的白色和冰冷的北風。一個小時左右,他們從荒蕪的公路逐漸進入到那個舉世聞名的國際大都市。
雪花飄落在那些古老的建築上,讓這些充滿曆史氣息的建築更添了一絲冷豔。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紅色的電話亭、紅色的郵箱還有紅色的公交車讓這白茫茫的世界多了一份顏色。
突然地,周梓霏覺得有點時間交錯,仿佛十八世紀的英國紳士淑女們正在這冰冷的冬天裏緩步前行,要趕往歌劇院聽一場傳統歌劇。
倫敦,是一座可以引發人不斷思考的城市。無論它的氣勢,無論它的細節,還是它所展示的內涵,都會讓你久久思索。
而對於周梓霏和郭靜秋來說,倫敦讓她們更欣賞的便是那些曆史悠久的建築。英國的古典建築在古希臘、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吸收了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建築和法國古典建築風格。另一種在英國盛行的便是浪漫主義建築,又稱哥特式建築,主要是莊園府邸中世界建築、城堡和哥特式教堂。
一座又一座充滿人文魅力的建築從周梓霏和郭靜秋眼前掠過,讓她們目不暇接,時不時發出讚歎的聲音。而已經到倫敦很多次的童皓民看著這兩個小女孩,露出點點笑意。
她們的驚訝讚賞的表情讓他想起了很多年前他第一次到倫敦的時候,仿佛也是這樣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些建築。於他們而言,這些建築已經不僅僅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東西,更是他們從心底想要了解想要感受的東西。
也因為這樣,童皓民也希望她們能夠學到更多。整個路上,他在不停地和她們講解,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她們,希望她們能在這些有限的知識裏感受到那些久遠的建築師們的心思。
他們住在離大英博物館隻有五分鍾路程的一間四星級酒店。酒店的外表看起來不過是普通民房,就和其他建築一樣,白色的外牆沒有絲毫的顯眼。
可是走到酒店大堂,迎麵而來的除了是那充足的暖氣還有的就是眼前的那盞足夠三層樓高的水晶吊燈,配上黃色的燈光還有周圍牆壁上各種的油畫,讓周梓霏有種身處貴族之家的感覺。
她盡量不讓自己這些“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的感受表露在外,免得遭人白眼。她第一次到這樣高級的地方,甚至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有一天身處異國身處高級的酒店,這一切都顯得多麼的不可思議。
童皓民在和接待處的大叔說著話,那位大叔穿得黑白西裝打著領結,是那種傳統的英國紳士。周梓霏在旁邊聽著童皓民和大叔說話,大叔的英式英語好聽得讓周梓霏陶醉。盡管如此,童皓民的英語也是出乎周梓霏意料之外的好。他們說話的語速很快,周梓霏其實除了時不時有些單詞聽懂之外,其他的都隻能通過猜了。
之前聽同事說童皓民是在西班牙讀的大學,她就一直以為童皓民精通的應該就最有西班牙語了,可是沒想到他的英語也能如此的優雅,果然是人中之龍。
由於十多個小時的飛行還有時差,他們都十分疲憊了,所以童皓民讓周梓霏還有郭靜秋在房間裏休息一會,晚上再帶她們去吃正宗的英國大餐。
在周梓霏和郭靜秋的期待下,她們倆回到房間一碰到床馬上就睡得沉沉的,直到幾個小時後,童皓民的敲門聲才把她們叫醒。兩人梳洗了一下,就跟著童皓民出門。
童皓民帶她們到了一家十分傳統十分高級的餐廳,據童皓民自己的說,這家餐廳是他每次來倫敦必定會來的。他還開玩笑地說,餐廳的菜的確是很好吃,可是今晚吃了這一頓之後,估計他們之後的幾天都要吃洋快餐才可以解決這錢不夠花的問題。
他一說,頓時讓周梓霏和郭靜秋緊張起來,心裏都想著等下一定要慢慢吃仔細品味。以前聽別人說英國沒什麼好吃,最出名的不過就是一道“Fish and Chips”(炸魚和薯條),所以對等一下的食物是真的十分期待。周梓霏甚至還在心裏盤算著,既然童皓民都這樣說了,萬一等下的菜不好吃,她還是要說好吃才行,免得落了他的麵子。
就在周梓霏和郭靜秋各自思索的時間裏,童皓民已經替她們點好了菜。英國人很喜歡喝酒,所以童皓民也入鄉隨俗地點了一瓶酒,可是由於郭靜秋明天要出席比賽,所以她不能喝,隻能饞嘴地看著周梓霏和童皓民喝著那飄來點點酒香的上等紅酒。
傳統英國用餐跟法國的差不多,都是四個步菜步驟:前菜、正菜、甜點最後是茶或者咖啡。而在這些餐廳裏,侍應都會按著步驟一步步地上菜,絕對不會一擁而上。童皓民跟她們說以前剛到歐洲的時候鬧過一個笑話,那時他還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步菜四步驟。隨便點了幾個菜,第一個菜不好吃,他吃了兩口就沒再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