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群體之中。這個群體包括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上司、同事、下屬、合作夥伴,甚至是陌生人等,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可避免地要同他們打交道。

與人交涉,就是為了解決我們同他人的分歧或滿足自己的願望。我們每個人都在為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斷地與人進行著某種形式的交涉。近在家庭與夫(妻)兒、父母的親情溝通交涉,公司內部、組織之間的協調發展交涉;遠在與兄弟企業的合作交涉、談判桌上的商務交涉;較遠的甚至包含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國際交涉。在日常生活中,交涉是一件極為普通的活動。即使是我們個人沒有親身參與交涉,我們的生活也受著各式各樣交涉結果的影響。

我們所說的交涉,並不是簡單的你來我往,而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和什麼人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的約定俗成的規律。這些規律並不是人為製定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期生活的積澱,經過人們心理上的測試總結出的符合傳統的禮儀規律,是與人們的心理、道德規範、審美水平相伴而成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不難看出,有的人看似聰明機靈,生得伶牙俐齒,卻往往與人合不來,甚至還惹事生非;有的人想廣交朋友,到哪裏都能打成一片,可是卻往往事得其反;有的人想八麵玲瓏,既得上司厚愛,又得同事好感,還能在下屬麵前有威信,可是結果卻是上司不喜歡,同事不理睬,下屬怨聲載道;有的人想在談判桌上巧舌如簧,說得對手連連點頭,可是卻使項目一拖再拖,始終達不成共識……歸其原因,是他們沒有得到與人交涉的技巧,偏離了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交涉的一般規律,事與願違了。

可見,與人交涉的成功,並不是隻有良好的願望就能實現的。交涉的技巧在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多少年的社會實踐活動告訴我們,那些善於與人交涉、熟練地掌握交涉技巧的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深受周圍人的喜愛。不管是怎樣難於接近的人,他們都能通過交涉與之達成共識並和諧相處。這樣,他們麵臨的社會難題就會比一般人少,所承受的社會壓力就會比一般人小,辦事成功的概率自然會相應地比別人高。

本書共分十個章節,分別從人際關係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入手,著眼於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各種交涉問題,告訴你如何做好交涉前的準備和掌握哪些語言技巧。另外,還從多個方麵向讀者講述了交涉的技巧:在交涉中如何去說服對方,在爭辯中如何不失和睦地讓對方同意你的觀點,在氣氛對自己不利時如何做到變不利為有利,遇到難題時如何處理,並且,還對談判、求職、與客戶交涉的三個方麵,如何運用交涉技巧做了詳細介紹。

總之,與人交涉的技巧,包含著很大的學問,掌握了這門學問並將其熟諳於心,你就能在千變萬化的社會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縱橫捭闔,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