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油鬆生物量定方法
林業水利
作者:王明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態係統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研究森林生態問題的基礎。測定森林生物量不僅為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提供基礎數據,而且為評價森林生產力和森林質量,以及監測森林固碳釋氧能力提供基礎依據。文章以油鬆為例簡述喬木樹種的生物量測定方法。
森林生態係統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係統,森林孕育了各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同時為各種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也為人類提供了必需的生產資料。森林生物量是反映森林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的基礎數據。森林生物量包括林木的生物量(根、莖、葉、花果、種子和凋落物等的總重量)和林下植被層的生物量,通常以單位麵積積累的幹物質量或能量來表示。
1、森林生物量調查概況
近年來,開展了以油鬆為代表的針葉樹種森林生物量調查工作,通過油鬆樣本現地采集,測定生物量,為後期的喬木樹種生物量模型研建做好技術準備,為全麵評價天津市森林生產力,監測森林固碳釋氧能力提供技術支撐。
2、測定方法
2.1 樣木選取
根據油鬆生物量測定樣本的分配要求,選定胸徑和樹高兩項主要因子進行控製,分別取樣,徑階按不同的樹高等級選取標準樣木。選擇的標準樣木,應為沒有發生斷梢和分叉的生長正常的樹木,且其冠幅和冠長也基本具有代表性,原則上盡量不選林緣木和孤立木。
油鬆按10個徑階區間抽取,每個徑階區間分別抽取15株樣木,共抽取150株樣木,其中50株樣木要測定地下部分生物量。
10個徑階區間的胸徑分別為:1.5~2.5cm;3.5~4.5cm;5.5~6.5 cm;7.5~8.5 cm;11.0~13.0cm;15.0~17.0 cm;19.0~21.0 cm;23.0-25.0 cm;27.0~29.0cm;31.0cm以上。
2.2 樣木采伐
油鬆樣木采伐前,要認真確定地麵以上(樹幹基部裸露或異常膨大時,從根頸處起算;斜坡時按上坡方向)1.3m處位置,準確測量胸徑,同時測定根頸處直徑(地徑);然後再分南北、東西(或最寬和最窄)兩個方向測量冠幅。
伐前測量完成後,才可以對樣木實施采伐。大徑級樣木的采伐應控製樹幹倒向,一方麵要注意人員安全,另一方麵應盡量不傷及樣木周圍的其它活立木。樣木伐倒後,用皮尺準確測量樹幹長度(樹高)和樹幹基部至第一正常活枝處長度(枝下高)。具體操作時,一般從胸高標記線1.3m處開始量測。
2.3 樹幹鮮重測定和取樣
用斧頭或砍刀將全部枝條砍掉,然後測量樹幹鮮重,一般采用全幹稱重法。
在稱重之前,先根據所測樹高將樹幹:分為11個區分段,測定各個區分段(0、0.5/10、IA0、2/10、3/10、…、9/10)的帶皮直徑,並記錄。對於小徑階樣木,可以一次性稱取整個樹幹的重量;對於大徑階樣木,一般必須分段稱重。不論樣木大小,都要分成上(540樹高以上)、中(2/10~5/10樹高之間)、下(0~2/10樹高之間)3段,然後再分別稱其鮮重。如果樹幹過大過重,還可以在1/10、3.5/10、7/10樹高處鋸斷分別稱其鮮重後進行累計。注意,在伐倒樣木和鋸斷樹幹過程中產生的木屑和木片也應計人樹幹鮮重。樹幹稱重完成之後,再測定11個相對高度處的去皮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