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美國實業家菲爾德率領他的船員和工程師們,用海底電纜把“歐美兩個大陸聯結起來”。菲爾德因此被譽為“兩個世界的統一者”,一舉而成為美國最光榮、最受尊敬的英雄,他沒有洋洋得意,而是淡然處之。
誰知一段時間後,海底電纜技術發生了故障,剛接通的電纜傳送信號中斷,極大了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頃刻之間,人們的讚辭頌語變成憤怒的波濤,紛紛指責菲爾德是“騙子”、“失敗者”。
麵對如此懸殊的寵辱逆差,菲爾德心平氣和、泰然自若,他沒有理會那些惡劣的批評者,一如既往地進行著研究工作,堅持著自己的事業。經過6年的努力,海底電纜最終成功地架起了歐美大陸的信息之橋,菲爾德又成為了曆史英雄人物。
毋庸置疑,菲爾德是能夠掙脫虛榮心的控製、深諳寵辱不驚這一生活智慧的。他能夠以坦然的心態看待名利富貴,不因別人的歌頌而洋洋得意,也不因別人的指責而自暴自棄,進而贏得了眾人羨慕的成功人生。
在追名逐利、心浮氣躁的現代社會,寵辱不驚就更顯得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了。不過,寵辱不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因為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不會有那麼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因此,我們在平時就要多多加強這方麵的修養,用“寵辱不驚”的思想觀念給自己上一道“精神防線”。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自古功名輸勳烈,心中無私天地寬”,在虛榮麵前要靜得下心,找到生活的真諦和意義所在,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你會認識到名利富貴隻是實現自己價值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目的。將名利富貴視為過眼雲煙,心中無過多的私欲,又怎會患得患失呢?
其次,要看淡榮辱得失。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我們都應當盡量靜下心來,明確地認識到人生在世,有褒有貶,有毀有譽,有榮有辱,浮浮沉沉,這是人生的尋常際遇,不足為奇。心態平和,恬然自得,方能不被虛榮心所控,笑看人生。
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同誌遺作中寫道:“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
寵辱不驚,是一種思想境界,更是生活的一種狀態。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心態,看淡名利富貴,在遇到一切榮辱得失的變動時,我們就不會那樣驚慌失措、患得患失,以淡定、從容之態,麵對各種突發和意外。
6.繁華落後終成夢,平淡人生才最真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最真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許多人將權力與金錢作為人生奮鬥的目標,在追名逐利上最大化地下功夫,他們追求生命中的華彩,哪怕隻是短短的瞬間。與之同時,也鄙視風平浪靜、波瀾不驚的人生。
殊不知,紅塵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心靈被虛榮心所驅使,被物質生活所累,縱使身居顯赫,腰纏萬貫,也終究體會不出自身生命的精彩,難以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最真”,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歌詞雖通俗,道理卻很深刻。始終保持一份恬淡的心境,享受平平淡淡的生活,這才是生活的常態。
我們的生活不是戲劇,不需要那麼多曲折的情節,不需要那麼多耀眼的燈光,不需要那麼多美言佳句,因此我們需要利益、名聲、榮耀、地位等誘惑的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用心體味平平淡淡的幸福。
範偉曾經演過一部電視劇《老大的幸福》,在劇中他扮演的傅老大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足療師,他不如做董事長的弟弟老二有錢,更不如做處長的老三有權,更沒有做演員的老四風光,不及做教師的小五體麵。
但是,在兄妹五人之中傅老大卻是最幸福的。他的弟弟妹妹們雖然有權、有錢、有名、有麵,但他們卻為名利所累,身為房產公司董事長的老二一切行動都是公司至上,一切從利益出發,與他人的關係都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官居顯位的老三一心想要往上爬,委委瑣瑣;是明星的老四懷揣著大腕的夢想,在娛樂圈的潛規則中痛苦周旋,逢人便笑暗地裏卻流淚;身為教師的小五,被學生家長搞得狼狽不堪,隻好拋棄真情攀富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