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酒典·酒儀(1 / 1)

我從韶華歲月至年逾花甲,一直對飲酒情有獨鍾。文朋詩侶中,喜好飲酒的亦比比皆是。杯光酒韻,與我日日相廝守。但我很少醉,更不會借酒使性,鬧得驚天動地。大多的時候,是淺嚐輒止,或者是微醺而已。於是,我自命為“酒人”。

我自小愛酒,大約與供職於中醫界的父親有關。他一生就未離開過酒,給病人診病後回家必喝兩三盞,與朋友聚會必舉杯盡歡。但他決不酗酒,喝得有滋有味,喝得情趣盎然。他的這一良好習慣,深深地感染了我。

普天下愛飲酒的人多矣。

當我走上文學創作之路,飲酒之餘,常自思:人為什麼喜歡這個玩意?酒喝到什麼境界方為佳境?中國古酒屬於何種酒的類型?古代為什麼有那麼多宴飲活動?

在我此生的讀書中,除讀正規的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之外,還愛讀閑書,閑書中的野史筆記又令我分外傾心。也就十分注意與酒有關的著作,或與酒有關的片言斷語,幾十年過去,對中國的“酒文化”有了些粗淺的理解。

於光遠說:“廣義的文化,包括酒文化的發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以及人民生活有影響”(《我與酒文化》)。他又說:“以學術方麵論,就有酒化學、釀酒學、酒生理學、造酒醫學、酒社會學、酒心理學、酒文化學、酒曆史學……最後作經濟學的研究者不會忘記酒經濟學、酒經營學”(《酒文化的豐富內容》)。

如果從這種角度去談“酒文化”,豈是一本小書可以論及?

我隻能以一個作家的視域,以中國古代的詩文為切入點,以文學的感受為催發劑,去漫筆“酒文化”中讓廣大讀者魂牽夢繞的“熱點”,於以聊天式的評說。

中國古酒的類型,流傳不衰的名品有何特色?如何在宴飲中遵循盡歡而合“禮”的原則?中國酒器、酒具,如彝、爵、觴、觥、觚、甌……到底有多少品種?宴飲的遊藝項目,如劃拳、射虎、吟詩、對句、唱曲、跳舞……有著怎樣的規則?中國有特色的宴飲,如曲江宴、燒尾宴、千叟宴、凱旋宴、滿月酒、祝壽酒……是如何產生的,又有著什麼樣的內蘊?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對於愛飲酒、會飲酒的人來說,此書讓你略諳酒的奧秘和妙趣。即便是滴酒不沾的人,也可增添一點關於酒的知識,於願足矣。

飲酒是輕鬆的、愉快的,但願讀這本書時,你也有這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