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報怨與報恩
自然密碼
在自然界,人類與動物之間是和諧相處的。不要說人與家畜、家禽,即使是凶猛殘暴的野生食肉動物,如果不是人類主動向其進攻,它們一般也不會貿然襲擊人類,除非在它們處於極端饑餓和瘋狂的情況下。
1992年4月的一天晚上,江西崇義縣古亭鎮一戶張姓農民家裏正在看電視,全家人分坐兩旁欣賞著歡快的電視節目。忽然,一隻貓頭鷹從大門外飛進廳堂落在了電視機前不遠的飯桌上,一雙大眼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電視屏幕看起來。張家全家人很友善,誰也不願驚動它,連咳嗽時都用毛巾捂住嘴,生怕嚇跑這位不速之客。這一年,這隻貓頭鷹一連在張家看了28個晚上的電視。第二年春天,這隻貓頭鷹幹脆不再當客人,而是把巢築在房簷下,變成了這裏的主人。白天,貓頭鷹就伏在巢裏,晚上,就與主人一家同看電視。電視結束了,它就飛出去覓食。從1994年開始,它每年四五月份在張家孵一窩雛鷹。貓頭鷹是鼠類強有力的天敵。它有一副銳利的“千裏眼”和一對靈敏的“順風耳”,在漆黑的夜晚,對鼠類的一切行蹤能明察秋毫。自從貓頭鷹來到張家之後,張家和附近十幾家再也見不到老鼠,鼠患絕跡了。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於動物,如果你惡意加害於它,它也會進行報複。
1997年春天,一對貓頭鷹在河南省太康縣一家農戶廢棄的破房牆洞裏築巢,孵卵育雛,繁衍後代。幼雛破殼才半個月,被這家農戶10歲的男孩發現,他乘貓頭鷹外出采食的空隙,糾集本村幾位小夥伴,對嗷嗷待哺的雛鷹采取了掏窩行動。結果,4隻雛鷹被摔死了3隻,剩下的1隻帶回家放在鳥籠裏喂養。貓頭鷹發現兒女被盜,終日悲鳴不已,四處尋找,終於發現了雛鳥的蹤跡。於是,兩隻貓頭鷹棲在這家農戶不遠的一棵大樹上,日夜守候,伺機報複。5月20日清晨,這家主人扛著鋤頭剛剛走出大門,隻聽“嗖”的一聲,守候已久的貓頭鷹展翅疾速飛下,迎麵襲來,主人躲閃不及,被貓頭鷹尖銳的喙啄傷了左眼。
幾千年來,蜜蜂一直是人類的好朋友。它為人類釀蜜、傳授花粉、促進農業和果蔬增產立了大功。人類也為它提供了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在一般情況下,蜜蜂是不會主動蜇人的,然而當它們受到嚴重侵害時,也會以死抗爭,實行報複。盡管它們的蜇針和毒囊會隨著這一蜇而離開身體,從而喪失了生命,可是,它們從來沒有屈服過。
1998年4月初,河南省某村一位蜂農把十幾箱蜂運到村外,在草地上擺開,讓蜜蜂采集正在盛開的油菜花蜜源。碰巧,同村另一村民趕著幾隻山羊也到村外草地上放牧,並將其中的一隻老山羊拴在離蜂箱不遠的一棵小樹上。小山羊吃飽了愛撒歡,它們蹦跳著跑上蜂箱,踩死了一些蜜蜂。受到驚嚇的蜜蜂像是接到了一聲命令,紛紛向幾隻小山羊發起進攻。小山羊蹦跳著、哀叫著四處逃竄,群蜂窮追不舍。很快,十幾箱蜂傾巢而出,頓時方圓二三百米遮天蔽日,“嗡嗡”作響,農田裏的群眾,道路上的行人,天上的飛鳥,地上的畜禽全成了蜜蜂攻擊的目標。可憐那隻拴在樹上的老山羊欲跑不能,被群蜂蜇得四蹄朝天,一命嗚呼。一位在附近幹活的老大娘躲避不及,也被突如其來的蜂群層層包圍,蜇得癱倒在地,不省人事,多虧聞訊趕來的群眾全力相救,急忙送到醫院,經醫生搶救才脫離危險。
無獨有偶。在縱貫中國南北的106國道上,也曾發生過一次類似事件。一位湖北某縣的蜂農拉一車蜂箱到河南追趕蜜源,途經河南項城與淮陽交界處,與一輛來自河北的大貨車相撞,幾十個蜂箱被掀翻在公路邊。10分鍾後,公路因堵塞聚集了近百輛汽車,人們紛紛跑來圍觀。這時,聞訊的交警也趕來堪驗肇事現場。與此同時,蜜蜂都從蜂箱裏爬了出來,頃刻間,蜜蜂遮天蓋地,附近百米內仿佛起了大霧。蜜蜂要懲罰肇事者,它們見人就蜇,見活物就咬。這就冤枉了許多無辜者,圍觀的人群一個個抱頭鼠竄,連堪驗現場的交警也無法繼續工作,他們也被迫駕起摩托遠離現場。被堵車輛中有一輛運豬的貨車,20多頭豬在車上鐵柵欄裏無法脫身,隻有聽任成千上萬隻蜜蜂攻擊,一個個被蜇得像被宰殺一般嚎叫,有的竟被活活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