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看了看台下渴望的眼神,想了想最終說道。
我小一點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早報紙上讀了梁啟超先生的篇文章,叫少年中國說,他在文章中說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於歐洲,則國雄於歐洲。那個時候,那篇文章對我感觸非常大,從那一天起,我就抱著一個想法,那就是走出去,看看中國外麵的年輕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我要做的事情隻有一個,那就是比他們強。
後來,我到了美國,我比很多美國的學生都強,我每年都能拿獎學金,但是這依然改變不了什麼,美國的白人依然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我,因為在他們看來,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隻不過是一群奴隸,就連麵臨同樣困境的黑人也看不起我們,因為我們比他們更加勤勞。
為了證明我們中國的年輕人比他們的年輕人更強,在美國,我經常會參加一些比賽,甚至一些決鬥,我想大家有不少人都感覺我的槍法很準,嘿嘿,我的子彈可是打死過不少熱血的美國年輕人的哦。
可是,後來事實證明一個人在強大,也沒有用,我也終於明白了梁啟超先生的意思,他口中的少年,不是指一個人,是指所有的中國的少年。
可是我知道的有點晚了,因為我明白的時候,我已經二十了,那一年我回到了中國,中山先生在黃埔招生。
非常幸運,在茶館,在碼頭,在客棧,在破廟裏,在考場上,在街頭,我見到了很多優秀的年輕人,他們博古通今,他們文采非凡,他們誌向遠大,他們雄心勃勃,他們熱血沸騰。
那一刻,我變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加入他們,成為他們的一員。
我很幸運,黨代表和毛部長對我和壽山的印象不錯,給了我倆機會。你們是否還記得,我倆來應試的時候,考官一看我倆的個子,直接刷下壽山,我給壽山說了兩句好話,我差點也失去資格。
劉源說完,地下變傳來了哄然的小聲,劉源的話,讓他們想起了當時劉源和教官侃侃而談,想起了大家為劉源和胡宗南求情,想起了在考場大哭大鬧的胡宗南。
劉源接著說道,我很幸運,我能和大家一起成長,跟大家一起學習知識,和大家一起去戰場血戰。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獲得了很多,也犧牲了很多。我們不斷在成長,同時也有不少同學,已經犧牲了,離開了我們。
今天,我能站在這裏,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這和大家的努力,和犧牲的同誌們是分不開的,我劉源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我很感謝大家。
同時我也想說,我劉源能當少將不是什麼,就算我當了中將也是一樣,因為我一直堅信,在坐的各位,不知道有多少人將來能成為上將,不知道有多少人,將來能成為元帥,我說這話,你們信不信。
“信什麼信,你劉源就知道安慰我們,大家一起畢業了,你都是將軍了,我們還是中校。”說話的黃傑,黃埔一期的一個家夥。
劉源搖搖頭說道,你不自信我沒有辦法,“不過我堅信我的看法,不過有我和一個人說過同樣的話,他是我們的同學,現在在國外留學,他叫左權, 我當時就說,我們這群人裏麵,將軍還有元帥得一堆堆的,他信了。”
我如今在說一遍,你們信不信。劉源看了看底下的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反應,不過劉源也不氣惱,對著陳賡說道,“陳賡,我說你將來能當上將你信不信?”
“且,我陳賡文武全才,當上將是遲早的事情。”陳賡非常臭屁的說道,劉源知道陳賡不是臭屁,那是自信。
劉源接著說道,“大家看,已經有人承認了,壽山,雨東,你們信不信。”
“信!”兩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你們看,他們就這麼自信,自信就是好的,有自信的人,才能成大事。”
劉源接著說道,“當然我也看不穿未來,至於他們能不能成為上將,我也不知道。”
這句話,讓剛才被喊到名字,洋洋得意的陳賡差點氣死,你丫這是逗我呢吧。
劉源看見陳賡他們鬱悶的表情接著說道,“我們僅僅是東征,我就靠軍功得到了少將的軍銜,這能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