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將蔣介石疑惑的說道。
“祖大壽將軍被圍在城中一百多日,兵盡糧絕,孤苦無依,降於韃子。”劉源說道。
蔣介石非常疑惑,他不知道劉源向表達什麼,劉源接著說道。“這個故事沒有說完,那個年輕的書生,繼續找到村子裏的人們,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他去打韃子,東北已經沒有了,國家很危險。”
“您猜村子裏的人怎麼說?”劉源笑著問道。
“莫非是,韃子要殺的是明朝的皇帝,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為什麼幫他們。”蔣介石問道。
“是啊,當時村子裏的那群人就是這樣說的。”所以那個年輕的書生上了戰場,他炮轟了努爾哈赤,給那些無知的愚民爭取了幾年的幸福。
“你說的是袁崇煥?”蔣介石繼續問道。
“對,就是他,後來他被皇帝淩遲,死在北平城門前。”劉源說道。
“後來呢?”
他的兒子是個俠客,他跪在村子裏,跟村子裏的老人說,“大家跟他一起去殺韃子吧,皇帝已經死了,我們如果在不去幫忙,北方就沒有了。”
“村子裏的人仍然拒絕,後來韃子占領了四川,那個俠客戰死在北方的戰場上。”
“這個時候韃子已經打到了南方,揚州十屠,讓一些人清醒過來,他們叫大家一起去打韃子,如果我們不幫他們,江南就沒有了。”
“可是響應他們的人不多,他們死在了江南的戰場上。”
“後來,韃子到了四川,很多大官和富豪都被殺了,有一些官員和富豪堅持抵抗韃子。但是那些愚民仍然不去幫助他們,和他們一起去抵抗韃子。”
“後來有一天當官的殺完了,韃子舉起了手中的刀,殺向了那些愚民,可是愚民發現已經沒有人能幫助自己了,那些能幫助自己的人,都已經死了。校長,您說這愚民傻不傻。”
聽了劉源的故事,蔣介石深深的喘了一口氣,“我明白了,枉我整日標榜自己是革命英雄,說到底,我和那些愚民有什麼區別呢?”。
“校長,學生如果再去為老師討公道,不知道您會不會反對呢?”劉源笑著問道。
“反對,我說過反對嗎?我可不希望成為孤苦無依的愚民”蔣介石厚著臉皮對劉源說道。
“既然校長支持,那麼學生一定會大幹一場還黨代表一個公道。”劉源堅定的說道。
“找公道是對的,但是不要忘記了袁崇煥是怎麼死的。一定要小心。”蔣介石在一旁勸道。
“校長,你多心了,袁崇煥死在皇帝手上那是他無能效忠錯了對象。我不是袁崇煥,您也不是崇禎,所以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呢?”劉源自信的說道。
蔣介石被劉源一句話捧的非常舒服,拍了拍劉源的肩膀說道,“有什麼事情,我給你頂著,我可不像崇禎那個廢物,這樣對待自己的人。”
今天回來的晚,想三更已經不可能了,現在已經十點半了,在晚明天沒法工作了,請讀者諒解。明天下班就立刻碼字,嚐試一下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