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座新的墳塋已經做好了,該來的人也都來了。劉源請示蔣介石,是不是進行下一項,蔣介石搖搖頭說到,你是主持人,不用管我。我隻是一名普通的參與者,我此刻的身份是死者的長輩,是他們的親人。
劉源站到旁邊的一個高台上,示意的看了蔣先雲一眼,蔣先雲立馬會意劉源的意思。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需貫徹,紀律莫放鬆。。。。。攜著手,向前行。。發揚革命精神,發揚革命精神。”是校歌,眾人看著死去人的墳塋,冒著雨,嘴裏喃喃著革命的曲子。
“敬禮!”劉源一聲長吼,不論是校長還是黨代表,統統給死去的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久久不願放下。
“砰,砰。”是槍響,十幾隻槍響了十二次,這次來自學弟的敬意,學弟們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革命之火永遠不會熄滅,他們後繼有人。
劉源愣愣的看著二期,還有三期那些略微有些稚嫩的麵孔,他們將作為國家的中堅力量活躍在中國大地的各個戰場上,隻是今天幼稚的他們還不知道罷了。
葬禮結束以後蔣校長就離去了,而劉源卻被學弟拉著不讓他離開,幾個壞小子飛讓學長給他們講講他們帶兵的經驗,讓他們長長眼,開開眼界。小姑娘們也是一個個激動的要命。
本來劉源心情有點低沉,但是看到他們熱情的樣子也不好拒絕,就在禮堂裏發表了自己在黃埔最後一次演講。據有幸參與聽講的二期同學在回憶錄中寫道,那天學長點頭的時候,我們幾乎興奮死了,我們隻是抱著試一下的態度,畢竟劉源學長已經是帶兵的人,他自己很忙的,但是他還是答應了。
記得,當同學們聽說學長要發表演講的時候,學校裏所有的學生都選擇了逃課,起初還有不少老師很生氣,但是當聽說是劉輔國在大堂發表演講的時候,老師竟然也扔掉了書,跟著跑到大廳,很沒有節操的搶走了靠前的位置。
學長並沒有講最新的戰術,戰爭思想,而是從死去的學長那裏開始說。
學長的話如今依然清晰的在我的腦海回蕩,“我們首先是一名軍人,其次才是一名軍官,往大處說也有可能成為將軍,但是這一切大家都要記住我們的本分,那就是我們是一名軍人。
軍人最好的歸宿是什麼,是戰死在疆場之上,軍人最高的榮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保衛值得捍衛的一切,祖國,希望,信仰,自由,甚至榮耀!隻有軍人才對的起軍人二字,我深深記得我有一個同學死之前說的唯一一句話,我很遺憾,我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了。
是的,他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們的祖國了,作為活下來的,還呼吸著祖國空氣的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又應該怎麼做?
是貪生怕死,還是勇敢戰鬥,兩種不同的選擇,卻有著不同的人生。我們是軍人,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去戰鬥,所以不論你將來成為一名將軍還是一個班長,你要記住,你都要有勇敢的精神,你要敢於向前,敢於戰鬥,這樣你猜對的起你帽子上的軍徽,才對的起家裏的父老。才對的起國家的培養。。。。。。。。。”
劉源的演講並不是很長,前前後後才有二十幾分鍾,但是卻成為黃埔軍史上最出名的一次演講,因為他奠定了黃埔的軍魂,那就是勇敢的精神。而黃埔的學子們有一天,走到抗日戰場上,不論麵對多麼困難的環境,永遠都不會忘記學長的那句話,作為一名軍人,麵對困難的時候,你要選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