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團內大比之氣勢如虹(2 / 3)

“要我說團部把你放在二營真是可惜了,你看看咱們營長多麼細心,什麼都考慮到了,營長經常和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平常能每一分鍾都為你士兵考慮,戰場你的士兵就願意為你戰鬥到最後一分鍾,我說巫山,你還是和教官說說,來我們一營得了,我跟你說,輔國這家夥在學校教給我們的東西隻是冰山一角,這家夥保留的好東西可不少。”胡宗南對於劉源和蔣先雲沒有分到一組這件事的原委還是知道的,他是真心為這倆好朋友沒有走到一起趕到可惜,他是軍人,不管政治,他隻知道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輔國這個家夥還是忘不了教訓別人,我可不想天天讓他教訓。”蔣先雲把水壺遞給了胡宗南,臉上堆滿了苦笑,其實自己是喜歡喝劉源在一起的,因為在他身邊的人,總是能慢慢的進步,關麟征就是一個例子,而一團裏麵共餐黨的黨代表還是不少的。

但是自己就不想和劉源分到一組,因為自己有一種在劉源光芒籠罩之下的感覺。那種被劉源光芒籠罩的感覺很是讓人難過。

很多時候,蔣先雲都有一種既生源,何生雲的感覺,但是自己既然來到這個世界,自己就要和劉源一較高下,在他的一營,自己做出什麼成績,那不都是在他的支持下做出來的嗎?所以就算是劉源親自來二營要人,自己也不會去的。

就在蔣先雲和胡宗南敘舊的時候,命令終於下來了,他們要挑選優秀的士兵進行射擊打靶,打靶分為五十米,一百米,一百五十米,還有移動靶。

說道打靶,三個營的士兵就真的不行了,這一點不得不承認,因為士兵射擊訓練並不是很多,五十米靶還好多了,但是一百米靶就很少有人能打中,這讓何應欽很是失望,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太心急了,也沒有讓士兵把這個項目進行下去,因為在何應欽眼裏他們呢就是在浪費子彈。

當然打靶考核中也不能說一點兩點也沒有起碼一營那六個士兵的靶就打得不錯,一百五十米,能打出好幾個九環,這確實是不錯的成績,這也徹底勾起了其他兩個營長要人的決心。

打靶徹底失敗了,班排戰術也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了,因為在怎麼比也是那樣,讓剛入伍一個月的士兵去做這麼多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們最多能會開槍就不錯了。

但是有一樣必須比,那就是刺殺,因為不論蔣介石還是何應欽都是在日本軍校學習過的,刺殺在戰場上不單單是最後拚殺的手段,也是士兵戰鬥意誌的體現,所以無論如何士兵都要有拚刺刀的勇氣,這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也將作為黃埔軍勝利的法寶。

比試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看誰們能守住營地中間的軍旗半個小時,堅守成功的一方為這次演習勝利的一方,當然三個營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這個團部是不會幹涉的,但是有一點就是要害被擊中的士兵必須退出。

護具不夠,隻有三百套,每個營挑選出一百個優秀的士兵,而且軍官是可以參加比試的,這一點讓關麟幾個非常滿意,終於有上場的機會了,相比他們宋希濂則沒有那麼多激動,是在是自己刺殺的技術太一般,用劉源的話自己隻有脖子以上是軍人。

而加侖將軍也一臉怪異的看著中國士兵穿著護具,拿著刺刀擺起陣勢,“蔣先生,他們這是要幹什麼,難道回到了冷兵器時代了嗎?”

“加侖將軍,您並不知道,在東方戰爭不是以彈藥消耗幹淨為戰鬥結束的時間的,而是以勇士生命的結束為結局的,也就是說隻要我們的士兵還有一口氣就要拿起他們手裏的刺刀和敵人去戰鬥。”蔣介石說道這裏有點驕傲,蘇聯的士兵也許真的很強大,但是說起拚刺刀的勇氣絕對不如中國士兵,用劉源的話怎麼說來著,蔣介石想了半天,才想起劉源曾經和自己的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說過,我們新時代的軍人,不單單有軍事技能,知識,還有有刺刀見紅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