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這個仆人生活在一起這麼久,名為主仆,實為兄弟,看到阿福這樣,劉源心中也很是難過,隻能停住腳步,說道,“阿福,你回家去告訴老爺,我去參加軍校了,父親大人一直希望我有本事,今天我主動參加軍校,他一定會很高興的。你回去告訴他,等沒事了呢?你再回來,乖!阿福最聽少爺話了!說罷還從阿福身上拿出一點錢袋子,看起來有幾十個大洋的樣子。
“少爺,阿福聽你的,但是您一定要在這個軍校好好呆著,別到處亂跑,等阿福回來保護你。”說著含著眼淚,自己拿了幾塊大洋,把多餘的錢都講給了劉源,因為自己知道少爺那個大手大腳的性子,別的阿福不知道,但是沒有錢少爺怎麼過活,所以自己寧可苦一點,也要把大多數的錢財留給少爺。
丟下阿福,兩人不急不緩的往前走著,互相講一些民間的小故事,算是拉近感情,就在這時候胡宗南突然問了一句,“劉兄,你剛才說的北伐時怎麼回事?我怎麼不知道。難道你有什麼小道消息,要是有可不要吝惜,咱們可是即將成為同誌的夥伴哦”
遭了!現在黃埔軍校剛開始建校,怎麼會提出北伐這個口號,自己一時激動說漏了,但是作為重生者還是有優勢的,自己怎麼也得學習先輩,好好的忽悠一番,劉源拍了拍胡宗南的肩膀說道,“兄弟,你看如今張作霖、孫傳芳、吳佩孚之流,充當列強代理人,割據一方,為害一方,老百姓妻離子散,無數人流離失所。我想孫總理建立黃埔軍校,而且提出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口號,那麼北伐時必然的,所以我才說北伐不成,誓不還家。”
“原來如此,原來是我太過愚笨,沒想到將來還要北伐,以前隻知道跟著別人喊口號,空跟著喊革命,從來沒有明白過為什麼中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今天聽兄弟一席話,終於明白點了。希望兄弟你後有什麼先進的東西多跟我說說,我也好長長見識。”胡宗南一臉謙虛的說著給劉源鞠了一個躬、
看到胡宗南垂頭喪氣的樣子,劉源一臉好笑,心道這點東西在我們後代一個初中生都會輩,你竟然奉為圭臬,不禁搖搖頭。但是轉念一想,現在人能有高小的水平就不錯了,難怪黃埔軍校將來要思想政治課程呢?實在是現在人的政治思想太低啊!
“劉兄到了,就是這!”胡宗南領著劉源穿過一個小南門,來到一個寫著黃埔軍校報名處的地上說道。
黃埔軍校:建校於1924年,是國共兩黨首次合作的產物,孫中山先生建校的目的就是挽救國家危亡,而黃埔的學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而一期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將成為小說的主角。
胡宗南(1896~1962) 別名琴齋,字壽山,曾化名秦東昌,漢族,浙江鎮海(今寧波市鎮海區)人。陸軍一級上將,黃埔係一期生,是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其一生曆經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剿共”、抗日戰爭,直到1947年指揮進攻占領中國共產黨的首府延安,轉戰西北,官至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成為手握幾十萬重兵、指揮幾個兵團的二級上將與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在嘮叨幾句,求收藏啊,求收藏啊,求收藏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