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烏村雨蒙蒙(1 / 2)

晨霧肆意的繚繞在紗河之上,這是這個梅雨季節紗河之上的常有的景色,整條河流像是流淌在群山之中的銀色的絲綢,這也是紗河得名的由來。此時也是吳村婦女在此紗河邊清洗稻米,衣物的時刻。一幫婦女圍繞在小水灣唧唧喳喳,遠處群山環繞,近處炊煙嫋嫋,好一派祥和的景象。

相傳吳村是春秋時吳國皇親國戚逃亡至此而建,在此看到紗河之上的霧氣好似一條銀色的巨龍蜿蜒盤旋在群山之中,覺得此處是龍氣彙聚之處,有休養生息的作用。於是便在此駐紮,以圖富國興國的大業,但是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也許是此處生活太過安逸祥和,便沒人再去提什麼複國大業,隨著曆史的變遷,很多外姓人也嫁進來,吳姓人嫁出去,吳村也沒那麼多戶吳姓人家,但是村名還是從以前一直叫到現在。也許真的是塊福地,經曆了這麼多個年代,中國版圖上戰亂不斷,但是吳村卻始終沒有經曆過什麼大災大難,一直人丁興旺,也算的上是個世外桃源。

此時村長老烏頭正泡起一杯茶在院子裏坐著,唱著小曲,感受一天美好的開始。老烏頭其實叫老吳頭,由於他人太黑,年輕時就被人叫烏頭,老了那更是沒跑了。就被大家這麼叫著,他也不生氣,一些年輕的後生也這麼跟著大家叫著,所以老吳頭就變成了老烏頭,倒也形象貼切。但是村裏有個人這麼喊他他可就老大不樂意了,那就是村裏的老寡婦慶嫂,慶嫂自從守了寡,傷心了幾年,平靜了幾年,終於開始要瘋狂幾年了。全村這麼多人,偏偏喜歡調戲這個老光棍老吳頭。平時見個人就我們家老烏頭,老烏頭這麼叫著。平時有個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愛找這個老村長。即使是借個蒜,第二天村裏必然會產生這樣的一段談話。

“哎,咱家老烏頭呀,昨天~~”

村民“咋了?”

慶嫂什麼話也不說,就嘻嘻嘻笑:“老烏頭,哎,這個烏老頭。算了,不說了,嘻嘻嘻嘻···”

就這樣村裏每天都會傳起,“哎,咱村長可真是厲害,平時政務這麼忙,還不忘幫慶嫂挑水。”老烏頭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那原本就夠黑的臉好像就變的更加黑了。所以即使老烏頭這麼好的脾氣也是見到慶嫂頭都要疼起來。

這大清早的,老烏頭喝著茶逗著鳥:“老烏頭,老烏頭。”平時這隻好像烏鴉和巴哥串的鳥,那是理都不會理他的,眼睛還是微閉的,他也是樂的逗著玩,今天這鳥倒是滴流著眼睛盯著他,準確的說是盯著他的身後。嘴巴張了張,老烏頭好像聽見:“老烏頭,老烏頭。”老烏頭奇了,他仔細一聽,這個聲音由由弱到強。原來不是這鳥叫出來的,是院外誰在喊他,這個聲音。

老烏頭臉色一變,就要往屋裏躲,慶嫂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一把拉住老烏頭:“老烏頭,阿和~~~~”這一看就是跑了不遠一段路的。累的上氣不接下氣。老烏頭這時臉色可真是太難看了,一恨自己誤以為鳥叫,二恨自己跑的太慢了。看來這一大清早的好心情就要被慶嫂破壞了。等會指不定村子裏又要怎麼瘋傳了。兒子今天一清早上山采藥,也沒個人證。

但是慶嫂今天倒是神色緊張,完全沒有取笑老烏頭的意思,而是說了一句:“村長”老烏頭一聽,知道出事情了,忙扶慶嫂坐下。

慶嫂:“出事了,剛我們在河邊洗菜,準備村東李鐵匠家兒子的滿月酒,我一想今天你兒子上山采藥去了,我尋思給你中午送點飯,誰知道你猜我們看到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