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子?”睚眥聽到龜丞相的稱呼,冷冷的笑了一下,隨即狠狠的說道:“龜丞相,在你們心裏麵,真的把我睚眥當做東海的二太子看待嗎?當初我出生的時候,父王看我雖為龍種,卻身似豺豹,一副龍身豺首的樣子,要將我棄之不管,要不是母後苦苦哀求,得以苟全性命,我現在說不定早就是鬼界的一個厲鬼了。”
“二太子!”龜丞相聞言,一下子跪在睚眥身前,大聲說道:“不管龍王當初是如何對待您的,您就是東海的二太子,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誰也不敢有所質疑的。再說二太子當年和薑子牙一起輔佐文王,興周滅商,已經用鐵一般的事實向世人證明了龍子的身份。現在六界之中誰不知二太子的大名啊!”
原來,睚眥出生的時候因為是龍身豺首的樣子,一直不受東海龍王敖廣的待見。在睚眥十年成人的時候,一天飛到空中看到外麵海闊天空,不可丈量;風起雲湧,縱深無限。不禁感慨萬千:“吾雖身形非龍,然誌氣是龍。雖無龍族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之能,卻也傲氣衝天,誌在四方。今應自立門戶,誓成大事,以正龍子睚眥之名!”
自此,睚眥就獨自離開了東海,浪跡天涯,以尋成事之機。而當時正好是紂王棄賢臣,貪戀美色,酒色亂性,荒淫無道。文王因為進諫,紂王一怒之下,先殺其長子,後害文王。所幸文王命不該絕,落荒而逃,曆盡艱辛,逃回都城西歧。紂王大怒,詔書各諸侯,欲興兵滅周,以除後患的時候。
在周危在旦夕,文王度日如年的時候,睚眥托夢給文王,讓其主動到西岐之東的河畔來尋自己。文王醒來以後,親自前往,於河畔一巨石旁尋見一奇人,此人身形怪異,但見其麵如豺,身如豹,身負銀刀,爛袍金甲;威風凜凜,似有吞月之勢,氣宇軒昂,如有攬日之力。
此人就是睚眥,見到文王以後,拔出血影銀刀,在巨石上畫出一方地圖,以刀為筆指點江山,為文王出謀劃策。文王聞之大喜,乃拜睚眥而道:“夫大誌者,高瞻遠矚,雄才韜略,必有包藏宇宙之機,壯士真乃有誌者,姬昌不如!姬昌現求賢若渴,若有壯士相助,則事可成矣,切莫推辭。”
看到文王的舉動,睚眥乃拜文王道:“睚眥雖為龍子,然相貌醜陋,亦無呼風喚雨之能,為父所不認,因此實乃山野村夫爾。承蒙文王看重,睚眥不才,當盡力而輔之,以正吾龍子之名。睚眥乃一介武夫,引兵殺敵尚可,若論治理國家則弱。今文王可沿河畔而去,可見一垂釣老者,其名薑尚,號子牙,雖年過花甲,實乃賢者,有經天緯地之才,王可速請之,若得薑子牙,則天下可定矣。”
最後,文王死後,武王在薑子牙與睚眥的輔佐下,興周滅商,統一天下。而天下歸周之日,睚眥不辭而別,武王噫嘻不已,乃親自命工匠鑄睚眥像於刀劍龍吞口,世代相傳,以謝龍子睚眥輔周之恩。
自此睚眥也靠著自己的努力,正龍子睚眥之名!回到東海以後,東海龍王敖廣另眼相待,親自傳授睚眥神通,並將水神共工的絕技“迷幻水幕”傳授給睚眥。但睚眥心裏麵一直對當年的事情耿耿於懷。
聽到龜丞相說起自己的事跡,睚眥的臉色才稍稍的緩和不少。走到龜丞相身邊,輕聲說道:“既然龜丞相將我當做東海的二太子,那麼我現在有一事想求,還希望龜丞相能夠幫助睚眥。”
“二太子,此事萬萬不可啊!”哪知道睚眥的話剛剛說完,龜丞相就麵露驚慌之色,搖著大爪說道:“龍珠的安危事關四海的穩定,二太子千萬不可意氣用事,還是靜候龍王的旨意吧。”很顯然,年老成精的龜丞相,知道睚眥所求何事。
“龜丞相不要驚慌!”看到龜丞相的樣子,睚眥伸手拍了拍他背後的龜殼,笑著說道:“龍珠的重要性,睚眥是一清二楚,怎麼會打龍珠的主意呢。我隻是想請龜丞相有時間,在我父王麵前替我美言幾句。讓父王答應我的請求。”
“呼!”龜丞相聞言,暗暗的鬆了一口氣,對著睚眥俯身行禮道:“如果真是此事的話,老奴一定謹記二太子的話,找個適當的時機為二太子進言。如果二太子沒有其他事情的話,老奴就先回去了。”
龜丞相說完,也不等睚眥回複,就轉身急急忙忙的離開了。睚眥看著龜丞相遠去的身影,麵露陰沉的說道:“沒有你這老烏龜的帶路,我睚眥也有辦法找到龍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