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啊,我們華夏是由眾多分散在黃河流域的部落組成的。這諸多部落中,當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和軒轅氏領導的華夏部落最為強大。
大約在5000年前,華夏部落和九夷部落為爭奪領導地位在濁陸這個地方展開了一場曠古絕今的大戰,雙方為決一生死,底牌盡出。
當時的世界不像現在,那時候神人共居。大戰一起,盡皆受到牽連。
人族力量方麵,九夷銅鐵資源豐富,已經開始製造金屬兵器,而華夏部落當時使用的主要兵器仍是木石類。
要說人族勢力有所懸殊,倒不是關鍵。畢竟這種大戰,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神族。其時蚩尤麾下有風伯、雨師、魑魅魍魎等眾多大神。軒轅氏這邊倒也不甘示弱,旱魃、常先、風後等眾神為其效力。
可沒想到,大戰一開始,蚩尤部眾即獲得勝利,占據了大片地區。
原來那蚩尤生的銅頭鐵臂,勇猛無比,手持一把蚩尤神劍更是戰無不勝。華夏部落九戰九不勝令軒轅氏心急如焚。
哎!就在這個時候,軒轅氏憂心忡忡之際,我們的應龍登場了!
最後的那場決戰,殺得是血流成河,遮天蔽日啊。應龍力挽狂瀾,破風伯雨師,滅誇父,斬蚩尤頭顱,一舉定下勝負,為後來軒轅氏統一華夏立下汗馬功勞。
可應龍最終也精疲力竭,不能再飛遁上天了。
據說他隱沒在華夏國南方的深山大澤中,這段時期,沒人見過應龍的蹤跡。
直到禹王時代,洪浪滔天,生靈塗炭。禹王為治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可那洪水實在太大了,禹王一時也沒有什麼好方法。
這個時候,應龍就再次出現了。
他施展大神通,用尾巴在地麵上隨便那麼一畫,就出現一條條大河,疏導洪水,拯救了天下蒼生。
可應龍並不貪功,而是再次隱居起來。
於是,就再也沒人見過應龍了。
華夏民族以龍為圖騰,自稱是龍的傳人。現如今,龍文化已經成為東方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在華夏民族的發展過程中,龍文化更是起到向心力的作用。
華夏人,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會忘記自己是龍的傳人。
墨兒,你也是華夏人,你可要記住爺爺今晚說的這些。”
星星在天上一顆一顆眨著眼睛,又到了炎炎夏季。夜色深沉,門前的柳樹下,爺孫兩人正坐在小板凳上乘涼,爺爺手中拿著把蒲扇輕輕扇風。西邊田地裏草蟲有節奏的咕咕叫著,和著水潭邊的一片蛙鳴,天地間空曠而安詳。
這是錢贛省的一個小山村,喚作龍湖村,隸屬於大澤鎮管轄。聽故事的那孩子名叫陳墨,今年才五歲,虎頭虎腦,此刻正光著屁股睜著大眼睛專注的看著自己的爺爺。
陳墨愛聽故事,每次一有機會,就要纏著爺爺給自己講故事聽。而爺爺也從沒讓孫兒失望,他總有說不完的故事,陪著陳墨成長。
這是唯一一個孫子,哪有不疼愛的道理。更何況爺爺認定自己的孫兒日後必成大器,一直很重視對他的教育培養。
今天的故事很精彩,陳墨聽到爺爺最後的話,似懂非懂的嗯了一聲算作回答。
他畢竟還小,不懂“華夏人”這三個字的意思。小孩子,當然隻對那些稀奇的東西感興趣。
“爺爺,應龍真厲害。他後來去哪兒了呢?”
“這個嘛。。。爺爺也不知道。沒人知道應龍去了哪兒,有人說啊,華夏到了真正生死存亡的時刻,應龍才會再次出現。”爺爺慈愛的看著孫子。
。。。。。。
十六年後。
渝都yz區解放碑地界。
這裏本是為紀念華夏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為證明渝都對於國家的偉大貢獻。
而如今,騰飛的經濟已經給此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華夏國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就坐落在此。高樓大廈林立,現代感十足,這裏成為渝都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其中一座寫字樓三樓的一間小辦公室內,兩人正麵對麵坐著。
“陳墨,知道我為什麼喊你過來談話嗎?”說話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戴眼鏡女人,山羊臉,黑色西褲白襯衫,幹練整潔,此刻正盯著對麵一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