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邊淺水區,飛機不便直接靠岸。待飛機停穩在距岸邊十幾米的地方時,馬遷安一聲口令:上。
隨即早已等待在岸邊的8艘大型木排迅速啟動,分成兩組向兩架飛機靠攏,就在飛機上的張振威等人以為抗聯以船運方式卸貨時,情況發生了變化,他眼瞧著駛向自己飛機的4個大木排行進中編成了首尾相連的浮排,變成了一頭接飛機貨艙門一頭接岸邊的浮橋,木排上的人員早有準備,待木排排列成縱隊接上之後,立刻有人將胳膊粗細的鬆木杆靠木排邊插入水中,掄起大錘將鬆木杆狠狠砸入湖底淤泥中,堅實的鬆木杆將浮橋緊緊固定在水麵上,整個過程不超過3分鍾,效率驚人。
貨艙門緩緩開啟,桑1號露出了藏在腹中的人群。
這是一支嚴謹的、強大的炮兵隊伍。新成立的抗聯炮兵支隊一中隊與二中隊的官兵魚貫下機,精神百倍威武異常。
站在前端的炮兵支隊支隊長王肖青根據浮橋寬度,快速下達了軍令,隨即四路縱隊扛著嶄新的迫擊炮,跑步通過浮橋,沒有喊叫,沒有喧嘩,秩序井然。耳尖的馬遷安也隻能聽到一兩聲短促的口令聲,“後麵跟上,跟上!”“保持隊形”。
這支軍隊的基礎軍官都是炮校出身,這些人都已在中原地區身經百戰,擁有優秀的軍事素質才被選拔到炮校學習的,俗語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反過來也可說將勇兵雄,這支炮兵亮相不凡,展現了一支紀律嚴明部隊的雛形,馬遷安認為以這些人為軍官組成的炮兵支隊,可以稱之為合格的精銳。他對這支部隊的到來抱有很大的期望,如今終於見到其雄姿,一直以來的擔心才完全打消。
馬遷安不知道的是,這支軍隊裏甚至還有多達二十餘人的學員曾到過蘇德前線,他們不僅僅是觀摩學習,有時候還要冒著德軍猛烈的炮火,親自參與對德軍的炮擊,這些人都是“見過世麵”的人,素質非常高。為了馬遷安的事情,劉頂橫下一條心,將這些教官資格的軍官派來了不少。
王肖青是個老紅軍,早在江西時就已經是副師長並代理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師長職務,資格較老並擁有較強的軍事素質,後在八路軍中任營長、副團長,再後來負傷,傷好後轉入炮校擔任區隊長,他對炮火的運用也有正確的理解與想法。
王肖青雖然資格老,又比馬遷安大上7、8歲,但他絕無半點半點擺老資格的架勢,對於馬遷安這個名字,王肖青的耳朵裏簡直都能聽出繭子來,這是一名威震四省的後起之秀,不到三年的時間,率領著他那戰無不勝的縱隊打了無數的勝仗,是一名僅憑戰功就可以讓人尊敬的優秀將領,在這樣的人麵前擺什麼老資格,那得多老才行呢,反正自己是不行。
確認了麵前站立的年輕漢子就是馬遷安,王肖青立即利索的敬禮報告,以一名百戰軍人的身份對另一名同行表現了足夠的敬意。
“報告馬司令員,抗日聯軍炮兵支隊支隊長王肖青前來報到,請指示!”
馬遷安出人意料的一把拉過王肖青,送了他一個狠狠的擁抱,熱情的話語讓周圍其他人感覺言過其實,但卻讓王肖青心頭一下子燃起了一團熊熊的火焰。
“王大哥,你終於來了!這一仗能不能打好可全看你了,我可全指望著你們呢,你就是我的救星,是全安濱縱隊的救星!”
王肖青掙了一下沒掙開,馬司令這簡直是……太熱情了,王肖青一時之間訥訥無聲,不過因為馬遷安這一抱,王肖青感覺自己與馬遷安的心理距離迅速縮小,直至完全不見。
簡短接待機組人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之後,馬遷安將卸貨轉移安置等事項甩給了周玉成,一轉身拉著幾個炮兵支隊的主要軍官翻身上馬,充滿豪氣的低喝了一聲,“走,我給你們看看我選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