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支隊長樸吉鬆帶著幾個戰士最後退出城門,他身上和坐騎上背了一大堆文件地圖等資料,這是從公署副縣長的辦公室和檔案室搜出來的。有了這些資料就可以準確的了解最近敵軍動向,也可了解R本人都動用了什麼手段來對付抗聯,還可以從各種檔案裏知曉或推斷敵人情報工作狀態,破壞敵諜報網。
任何有利於抗日的事情都不要放棄,都要盡力去做,這是抗聯的宗旨,點點滴滴的小事彙聚成河就不得了了,遲早會從量變到質變,正治經濟文化軍事各種手段必須全上,形成強大的合力才能迅速形成新一輪抗日熱浪。
部隊魚貫而出的時候,馬遷安與周玉成也翻身上馬,隨大隊向城外開去。圍繞在馬遷安附近的通訊小隊裏不時傳出來通話聲,這是散布在周邊的偵察分隊戰士的聲音,偵察分隊的戰士一般距離大隊1015公裏左右,形成一個包圍圈將大隊包裹在核心。這樣的部署使馬遷安的隊伍有了最少十公裏安全距離,提前示警時間也差不多達到了一個小時。
“發現敵軍!”一個通訊員提馬靠上馬遷安,同時將話筒遞過來。馬遷安站住與偵察分隊的一名戰士通了一會話,很快知曉距離自己最近的一支敵軍的情況。
滿洲騎兵約500上下,西向趕往嫩江縣城方向,與馬遷安率領的隊伍距離十公裏,據偵查員分析,敵軍尚未知曉縣城被襲,正悠閑的不緊不慢趕往這個方向。番號看不清估計是某混成旅的騎兵團。偽滿軍的混成旅一般包括一個約1800人的步兵團和一個約5、6百人的騎兵團。
現在安濱縱隊所處區域是偽滿第三軍管區的地盤,第三軍管區包括偽龍江省、北安省、黑河省。在偽滿軍剛成立時,本軍管區有1115五個混成旅和一個第五騎兵旅,主要圍剿抗日軍維持治安,39年因抗聯衰弱,R本人感覺維持這麼多偽滿軍不劃算,遂進行縮編,那時節第三軍管區被縮編後兵力為:混成旅一,步兵旅一,高射炮隊一,通信隊一,自動車隊一,軍樂隊一。
但隨著抗聯在41年4月大舉回國,R本人又改變了初衷,同時又由於實行《國兵法》可以征召到大量的兵員,在有抗聯活動的軍管區內又恢複了原先的兵力建製,像第三軍管區第四軍管區和大興安嶺地區的第九軍管區,他們軍隊的規模還有所增強。
第三軍管區現有6個混成旅和1個騎兵旅,滿洲國兵總兵力達1萬5千餘人。
“打不打這一仗?”周玉成問。
“打!怎麼不打?老周你莫忘了你說過的話和我們這次深入平原的初衷。”馬遷安含笑提醒道。
周玉成曾說過,什麼時候咱也能掃蕩敵人一下過過癮,總是被敵人討伐啊掃蕩的,氣勢上輸了半截。主動進攻與被動反討伐意義不一樣,哪個意義更高一些,那還用問嗎。
這次深入嫩江平原的初衷也是主動打擊敵人,打到讓鬼子偽軍一聽到這支英雄部隊的名頭就害怕的地步,那麼這次西征也就收獲了其真正的成果。
如果您覺得《鐵血驃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