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渡邊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順著穀底馬遷安又快速來到大群勞工聚集的地方,大批勞工蝟集在公路與旁邊的樹木較稀疏的坡地上,場麵說不上整齊但也說不上亂。
李少剛又添了一些人手幫助他維持秩序,又一群抗聯戰士從鬼子的倉庫中扛來了餅幹罐頭等食物,在李少剛協調下分發給麵黃肌瘦的勞工們。
馬遷安想讓這些勞工自己帶著口糧以節省人力,就對戰士們說:“給他們一人兩包餅幹一個罐頭,我說可給他們說好了,先吃一包就可以,腸子細吃多可就撐著了,輕的還可以灌大糞嘔吐,重的撐破肚皮可就神仙也救不活了。”
李少剛聽到馬遷安發出這樣的命令,急忙上前製止道:“不行!司令員你開玩笑,不能給他們發那麼多,你不能指望他們自覺隻吃一包,餓狠了的人不知道自己飽沒飽,他們控製不住自己的嘴巴,你給多少他吃多少撐死都不知道。”
哦?馬遷安沒有經曆過長時間的饑餓,對此感受不深,眨眨眼。
“真的司令,我們那個時候饑一頓飽一頓,有時候長時間斷糧以後再搞到糧食,有的戰士你勸都勸不住,拚命吃啊,打鬼子都沒死楞是給撐死了,太可憐了。”
馬遷安點點頭,不再管這件事了。
勞工裏麵原先當過兵的都主動站出來編成兩隊,一隊是原八路軍新四軍被俘人員,一隊是“**弟兄們”,涇渭有點分明。
張天佑吆喝著自己那隊人,連推帶罵的整理著隊伍,粗略一看有300多,還真不少。
趙青山從穀裏出來,看到劉密林已經幫他編好了隊伍,遂找到馬遷安要求馬上將自己的隊伍歸到抗聯中去。
馬遷安通過樸吉鬆與盧炳瑞帶進去的人彙報,多少知道點趙青山的事跡,親熱的錘了錘趙青山寬厚的肩膀道:“哦?趙大隊,你的人就編成10支隊第5大隊吧,你馬上從中挑選臨時軍官,待有條件時報上來正式任命。”
“那我呢?”張天佑一看趙青山被迅速任命,心裏一急像猴子一樣蹦了過來,“我還是副團長呢,我的人咋辦?”
““**”兄弟嘛,暫時可以靠在我們抗聯這裏,等李四清副司令接收或者有機會去馬占山長官那裏吧。”
對這些原“**”,最想把他們交給馬占山,也可交給李四清,但是不能留在10支隊,以防有人借此做文章,說抗聯吞並友軍。交給李四清可以,李四清是國共雙方都默認的留在抗聯隊伍裏的“**”軍官,13支隊也有很多原**戰俘。
馬遷安不用征求其餘勞工的意見,在這深山老林中無路可去,若是不跟著抗聯走而是自行走散,即使走到有人的村鎮也會很快就被鬼子抓回去。
此時黑龍江已經解凍,江麵已不可徒步越過,按照原計劃這裏被解救下來的勞工加上周玉成那裏解救下來的勞工要分成兩半,其中一半回到小興安嶺深處補充抗聯的力量,另一半從大興安嶺漠河洛古河一線“過蘇聯”。小興安嶺中的抗聯一下子接受不了1萬多連槍都沒摸過的新兵,最多隻能接受一半慢慢帶熟,另一半分到蘇境魏拯民處訓練最好,訓練完成回境則又是一支精兵。
按照戰前商定的計劃,由參謀長張方榮帶著一半勞工和一多半安濱縱隊的士兵回返根據地,而馬遷安與周玉成則率領10支隊1、2大隊,12支隊,13支隊1大隊西出嫩江平原,倚靠大興安嶺邊緣開展遊擊活動。
很快縱隊的主要軍官聚攏在一起簡短的舉行了一個告別,隻有張方榮苦著臉看著其餘興高采烈的家夥們黯然,他要肩負起安濱地區的領導工作,沒機會跟著馬遷安打出小興安嶺了。
“來老張!高興點!咱合個影吧?”馬遷安看到王基石挎著照相機從自己身邊風風火火的跑過去,一把拽住他拉到張方榮麵前。
“高興不起來!”張方榮正了正帽子,擠出一個很不高興的表情來。
“笑一個,要不然這照片讓我們後輩看到,還以為我把你打哭了呢,你說掃不掃興?”
九支隊長王明重適時趕到,看到馬遷安在耍風趣,也不禁微笑起來,主動湊到鏡頭前要求合影。
“哢!”王基石按下了快門,將三個意氣風發的麵孔留在了底片上。
如果您覺得《鐵血驃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