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遷安與周玉成沒有奔跑多遠,就被後麵的幾個警衛員騎馬追上。兩人翻身騎上坐騎揚鞭催馬急促離開直奔一條河穀而去。
這條河穀離此大約10公裏,此刻一小隊人馬正在河穀裏的一塊湖泊冰麵上向天空遠眺。
這塊長5百米寬2百米的小湖泊上赫然出現了一條鋪上細土的跑道。
自從伊春盆地伏擊戰之後,抗聯的高級領導們對飛機這種“高科技”武器興趣大增,討論來討論去得出結論,如果抗聯能夠在山中開辟出隱秘的跑道和機庫,是完全可以考慮擁有飛機的,飛機可以從S聯那裏想辦法,而飛行員與地勤、領航員則有現成的,他們是那批南洋來到遠東的那一批,現在正在共青城接受訓練。
而且有消息說,正因為抗聯在蘇方的基地裏有練習飛行的條件,延安方麵正考慮將正在新疆學習航空的人員抽調一部分過來上機實習,這部分學習飛行的人員由於條件所限,在新疆盛世才那裏並沒有多少機會飛行。
現在的螺旋槳殲擊飛機對跑道的要求極低,根本不需要水泥跑道,隻要有幾百米稍稍硬化的較平整的土路即可起飛降落,在大小興安嶺近30萬平方公裏的地界上,擁有建設飛機跑道條件的地點數不勝數,不須複雜一個地點搞一個短跑道即可,所以關鍵還是能不能搞來飛機。
甚至對於飛機過來後即將參與慘烈的空中搏鬥,這支小小空軍所麵臨的後果這些問題也在討論之列,有人預估不容樂觀,說老蔣有上千架飛機照樣被打到了大西南,抗聯即使建起來空軍最多幾十架飛機,那有什麼用?不出一個月就會被打垮。而且管S聯人要飛機,還不知道要付出什麼代價呢,經濟代價高昂不說,極有可能付出正治代價,被人抓把柄。$$
楊靖宇對所有的意見都很重視,正值馬遷安在蘇境共青城那邊為彈藥的事情忙碌,楊靖宇就給馬遷安和魏拯民各發一篇電文征詢他們的意見。
魏拯民接電後又迅速與馬遷安聯係,在這件事上魏拯民是很重視馬遷安的能量的,隻因為馬遷安與南洋陳嘉申的關係起了決定性作用,如果能與S聯人談通,那麼經濟上購買飛機的資金還需尋求陳氏集團援助。
魏拯民與馬遷安溝通後,得到肯定的答複後複電楊靖宇:經濟條件無問題,正治談判我來談,即使異常艱難,我也決不放棄!
馬遷安給楊靖宇的複電則更幹脆:沒問題!抗聯應該擁有空中利器。
對於抗聯總部那種憂心弱小空軍拚光打淨的憂慮,馬遷安則更是直言不諱指出:不死人就不是戰爭了,這是R本帝國主義強加到我們腦袋上的戰爭,我們絕對不會接受,我認為,每一個抗日飛行員都做好了粉身碎骨與頑敵拚到底的心理準備,歸僑愛國熱情抑揚不宜挫,況且誰說我們空軍就一定會被R本人打的全軍覆沒?我根本不相信!
楊靖宇接到兩員大將的電報,著實吃了一顆定心丸,終於在又一輪討論過後決定:組建抗聯空軍。
魏拯民手中倒是有十來架R本飛機,但這些老式飛機漸漸落伍,況且數量是遠遠不夠的,若沒有源源不斷補充的話,十架飛機能堅持多久呢?
魏拯民對伊萬諾夫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希望購買一些遠東軍區的現役伊1624型戰鬥機,當然如果有可能,魏拯民更是提出了購買最新型的雅克1戰鬥機。
雅克1是懸臂式下單翼、起落架可收放的單座戰鬥機;發動機支架為鋼管焊接結構;發動機罩為金屬結構;後部機身的上下為膠合板覆蓋,側麵用織物塗漆覆蓋;機翼為木質雙盒式承力結構,外覆52.5mm厚的航空膠合板;座艙蓋為三段式有機玻璃結構,中段向後滑移;飛行員座椅有8mm厚的裝甲板保護。
武器有炮口位於螺旋槳中心的20mm機炮和機鼻的兩挺7.62mm機槍。
這種飛機的操縱性不錯,對飛行員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大多數飛行員在經過3050小時的初級飛行訓練後即可直接駕駛雅克1;由於中低空性能好,也彌補了飛行員戰鬥經驗不足的問題。
雅克1 的性能:海平麵最大速度 480 公裏小時;在 4,950 米達到的最大速度為 577 公裏小時;爬升至 5,000 米時間為 5.7 分鍾;1,000 米完成 360 度盤旋的時間為 2021 秒;降落速度為 137 公裏小時;巡航速度下航程為 700 公裏。
魏拯民對雅克很滿意,雖然他不是十分清楚這種飛機的所有數據,但看到S聯人拚命生產這種飛機,自然而然認為是一種好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