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一些加蘭德步槍換你們一些莫辛那甘或者三八步槍。”馬占山慢吞吞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支換一支,我不占你們便宜。”馬占山緊接著補充一句,打消了魏拯民的緊張狀態。
“你剛才還說送給我們一個團的裝備呢?”馬遷安不合時宜的插了一句嘴。
“沒錯啊,你算算,2千枝半自動步槍換2千三八槍,我用的可都是小機關槍,你們的可都是栓動步槍,好裝備給你們,不相當送你們一個團的裝備?”馬占山說的理直氣壯,不過說的確實在理。
“敢問馬司令,您這是為什麼呀?”魏拯民不解,很不解。一點原因都沒有這是不可能的。
“唉!”馬占山歎了一口氣,“我不比你們,我沒有兵工廠可以補充彈藥,這些槍是好槍,可是我用不起!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得到補給,老蔣那邊說不準,你說過一陣子我的子彈打光了,這裝備不就成燒火棍了,換成三八槍好歹能省點彈藥,還能使用繳獲的鬼子彈藥,堅持的時間還長一點不是嗎?”
哦!感情是出於節省彈藥的觀點。馬遷安心裏偷偷的樂了。
在這個時代,中日雙方的戰術思想都比較落後,還認為步槍打的準,所以寧可保證步槍和彈藥的質量,也不浪費資源造耗費彈藥的自動武器或半自動武器。工業生產力有限,無法大量的製造衝鋒槍和彈藥。
一個活生生失敗的例子就在那擺著呢,二戰時日本軍隊的單兵裝備遠低於美國和德國,主要步兵輕武器還是三八式步槍,而美軍、德軍和蘇軍都是衝鋒槍和突擊步槍。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窮,雖然和當時的中國比,小日本可能夠強大了,可和其他歐美列強比,實在就差遠了。差的遠的後果就是被人家橫掃。
但這確實是應該淘汰的戰術思想,現在的戰場上是火力密度弱的一方將死無葬身之地,抗聯若是沒有優勢的裝備,也很難拚得過單兵素質較優良的鬼子兵,更何況馬占山的匆忙訓練出的新兵?
老馬真是事無巨細精打細算,連老蔣的脾氣都算進去了。
“給我看看清單。”馬遷安伸手管馬占山要美械的清單。
清單上列明提供給馬占山的武器有:加蘭德步槍5000枝,M1918輕機槍500挺,60迫擊炮50門,勃朗寧手槍100支,彈藥200噸。
“那你還有3000支加蘭德呢?將來不也得麵臨彈藥的問題?”
“總比5000支槍省彈藥吧?”
“那你換給我們的2000支加蘭德您準備配多少彈藥?”
“一支槍配一百發可以吧?”馬占山有點不好意思,他想留下絕大部分彈藥。
魏拯民趙尚誌與馬遷安快速商議了一會兒,基於抗聯的這幾次戰鬥方式來看,半自動武器和自動武器的功效還是巨大的,他們認為應該扭轉一下馬占山的思維觀點。
最後合作的思維還是占據了上風,魏拯民代表抗聯與馬占山做了一次誠懇的交流。
“馬長官,你的誠意我們大家都看到了,不管你是出於什麼目的要換給我們2千枝半自動步槍,我們還是很高興接受您的禮物,作為回報,我們可以提供您以後作戰的彈藥,您完全不用擔心彈藥不夠用,也沒必要緊衣縮食式的節省彈藥。”
這條消息振奮人心,馬占山馬上就領悟了,這就是說即使以後老蔣不提供彈藥了,抗聯也可以提供?我可以不用像個小媳婦似地算計著使用彈藥了?
“真的?”馬占山的眼睛開始閃閃發亮。
“那還有假?子彈什麼的,我們無非是改造一下子彈機,生產美式槍械子彈而已,完全沒有問題。”
“不是說你們自己搞點子彈也很費勁嗎?你這樣答應我,自己豈不是不夠用?”
魏拯民微微沉默了一會兒,想了想終於堅定的回答道:“以後應該不會了,我已經下定了決心,我會竭盡全力去爭取我們自己的利益,我們與蘇方的合作也會翻開新的一頁。”
馬占山沒有細想魏拯民以後如何與蘇方打交道,反正他相信魏拯民既然話已出口,那他就一定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這種作風,是這些GCD的基本素質,他在延安多時,早已了解了不少和魏拯民一樣的人,他憑直覺知道魏拯民就是那樣的人。
如果您覺得《鐵血驃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