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誌隨著馬遷安的目光發現了張小花,作勢揚手想召喚張小花過來。馬遷安急忙阻止。
“哎呀我的大哥,您可甭添亂了!小花路上跟我念叨,等見了趙大哥或者楊司令,她就要告我的狀,煩人的很。”
趙尚誌聞言急忙收回舉起來的手臂,好奇地問:“你欺負小花了?這可不行!我得主持公道。”
馬遷安雙手亂搖,急忙否認。
趙尚誌有些“不懷好意”的笑了。趙尚誌今年33歲了,但依然不肯找“革命伴侶”,撂下話來:東北不光複,永遠打光棍。
忙於安排工作的趙尚誌沒有時間對其他的事情分心,他對著張小花揚手打了一個招呼後,拉起馬遷安風風火火開始了戰前準備工作。
先請馬遷安“檢驗”已經準備好的彈藥和一千套雪地偽裝服,隨後組織人手安排分發。馬遷安的部隊以中隊為單位,依次領走了補充彈藥、食物與偽裝服。
這是一次充足的補給,幾乎每個戰士都得到了一個基數的彈藥補充(抗聯根據蘇軍經驗自定彈藥基數,步槍為100發,衝鋒槍為200發,迫擊炮為16枚,火箭筒為16枚……)。
本地位於小興安嶺腹地中段,是那種通常的群山包圍中的一小塊盆地平原,寬闊的湯旺河由西北向東南方向貫穿盆地,再加上數條寬窄不一的河流溪水在此地注入湯旺河,本地河流縱橫形成了一塊常見的山中濕地。
進入這個盆地的道路有4條,馬遷安部順著一條湯旺河支流河穀進入的本地,按照計劃,擔任誘敵的李鳳山部將從另一條支流河穀出山,帶領鬼子們進入包圍。
馬遷安沒有在補給點停留太長時間。見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運轉起來,趙尚誌就拉著他趕往“總指”。這次預計全殲6千日軍,及即將到來的抗擊敵人可能的援軍,戰鬥規模很大。本次戰鬥將作為抗聯從未有過的大規模戰鬥,抗聯的最高將領們都極為重視,除必要的留守人員外,楊靖宇、李兆麟都已從總部趕來了。
周衛中率領的二路軍在大興安嶺活動,時間短無法趕回來。
馬遷安趕到總指時,其他幾個支隊的指揮官已經趕到了四個,1路軍副總指揮兼1支隊支隊長曹亞範、4支隊支隊長全日呈、7支隊支隊長陳翰章、9支隊支隊長王明重及幾個支隊的政委都在。6支隊汪雅臣將在明日趕到,暫未出席這次重要的會議。
馬遷安帶著耿殿君與李四清一出現,即獲得眾人親熱的招呼。
陳翰章甚至“不懷好意”的用力捅了捅馬遷安的肋骨威脅道:“聽說你小子想吃獨食?這麼大塊肉你吞的下嗎?”
軍事會議如期召開,簡短而又幹脆,毫無拖泥帶水猶豫不定,各部隊指揮官簡單補充與爭論了幾句,全數接受了命令。
發布命令時,楊靖宇特意注視了馬遷安好幾眼。馬遷安部隊負責堵死東京聯隊最有可能的潰退道路,需要潛伏在鬼子來路附近,又要抵擋可能的潮水般的反撲。
按作戰的常例,指揮官一旦發現部隊被圍,最有可能退卻突圍的地方就是來路,蓋因指揮官對來時的道路地形已經熟悉,原路退回把握性較大。
“有問題嗎?少將同誌?”楊靖宇開起了馬遷安的玩笑。
馬遷安佯作姿態,使勁掐了一把坐在自己身邊的李四清,李四清吃痛哎吆一聲叫喚起來,“幹啥呀?沒問題司令,司令我沒問題,小馬司令掐我!”
噢,這還一位老蔣封的少將呢!大家看著告狀中站起來的李四清發笑。
在抗聯各部緊張的部署階段,李鳳山正“異常狼狽”的“逃跑”。
繳獲的軍馬所剩無幾,在鬼子快速追襲下,李鳳山被迫加快了兜圈子的速度,為給抗聯大部隊爭取集結的時間,李鳳山先是向北跑,再後來又向西跑,最後才將部隊帶上了“正確的道路,向東跑。
自從發現大批戰馬倒斃路旁,東京聯隊聯隊長秋野尻屋就加快了推進速度,逼的李鳳山舍棄了行走緩慢的軍馬,利用滑雪板與敵賽跑。
由於有滑雪板的助力,李鳳山始終能夠化險為夷,甩開緊追不舍的鬼子,並且每天能比鬼子多數個小時休息時間。
又追了一天,秋野尻屋的部隊終於顯出了疲態,追至黃昏,在前鋒又不小心中了一顆地雷後,下級軍官紛紛來報請求休息。
秋野無奈隻好命令宿營。
秋野一邊啃著馬肉,一邊狐疑的看著參謀剛剛寫就的行軍報告。
這追擊路線怎麼就那麼別扭?一會向東一會向西,自己的部隊昨天甚至像一條貪吃蛇一樣,圍著兩座高大的山峰轉了一個圓圈,在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愣是肥的拖瘦了,瘦的拖垮了,跟在後麵的收容隊已經收容了3百多生了病的病員,兩個中隊就這樣失去戰鬥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