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運轉基本上是有序的,某些看似不和諧的東西之所以存在,如果細究其深層次原因,也可發現其存在的合理性。馬遷安通過中國學徒向老列夫學習的場景,很快悟出這一原理。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也並不一定就是真相。如果中國人不是因為學技術而甘願“擺正”位置,老列夫粗暴及羞辱人的現象也許不會出現,會被很快製止的。
又轉了一個生產彈藥的車間後,馬遷安已經無興趣再看下去了,這座工廠給予大家的印象是蒸蒸日上、蓬勃發展,再轉下去看已經無意義。馬遷安建議大家回到廠長辦公室。
回到了廠長辦公室,馬遷安沒看見劉頂,經詢問才知劉頂正在電訊室,又經人帶路,馬遷安隻帶領馬占山一人,撇下其餘隨行人員,兩人在電訊室中找到了劉頂。
電訊室有個隔間,劉頂正處於其中,反複翻看著手中的幾份電報,顯得憂心忡忡。
馬遷安問:“怎麼啦?”
發覺馬遷安進來,劉頂揉了揉太陽穴回道:“不是什麼好消息,原本不打算告訴你們,不過正巧你回來了,既然問了知道一下也好。”
見此情景,馬遷安的心髒不由一緊,剛剛由於參觀工廠而帶來的高興心情不翼而飛。
劉頂將手中幾份電報輕輕遞過來,幾份電報由不同電台接收,有譯成俄文的,也有譯成中文的,不一而論。不過這難不倒馬遷安,馬遷安仔細看了一遍,麵容也開始嚴肅起來。
電文是陳嘉申船隊發來的,這次從米國啟運購買到的物資,陳嘉申設在米國的公司租用了3條船,兩條8千噸級1條6千噸級,裝載米國出產的鋁錠、銅錠、製作武器所用的特種微量金屬及一些兵工廠急需的機器配件,此外還有約2千噸肉罐頭。
自10月1日開始,米國宣布SL適用《租借法案》,經一段時間操作,10月中旬,第一批租借法案物資從米國西海岸某大港出發,開往遠東海參崴。
這是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5千噸級以上海輪達到了15艘,整支船隊載重量將近13萬噸,滿載著戰爭所急需的物資,油料、特種原料、汽車、飛機坦克等應有盡有。
羅斯福亦擔心德國吃掉俄國,借著國內財團營造出來的“人道主義援助”風潮,一口氣給SL開出了一個大單,這13萬噸貨物僅為第一批。
為刺激日#本人,羅斯福甚至采納了某國會議員的提議,對這批貨物采取了護航,就像他們在大西洋上為輸往英國物資護航一樣。
日#本政府照例發出嚴正聲明:米海軍護航是對大日#本帝國的不信任與挑釁,米**艦進入太平洋東半部,是嚴重威脅大東亞共榮的又一陰謀舉動,日本政府絕不會坐視事態發展。
陳嘉申船隊的船東因為知道這支米國船隊與自己具有相同目的地,也考慮到大家從同一港口出發,所以將自己的船編到了運送《租借法案》物資的船隊中,以期望互相照應。
船隊順利通過對馬海峽,一路無事,日本人對這支龐大的有護航艦隻的船隊無動於衷,任由他們趾高氣昂繼續北上。
當行到日本海,北緯42°的時候,船隊的災難降臨了。
從收到的電文上看,這支船隊遭遇了一艘“史前怪獸”,一艘前所未有的皮糙肉厚噸位超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對於大和號,馬遷安並不陌生。“大和”號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最強的戰艦之一。其標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2800噸,大口徑主、副炮20餘門,航速27節,裝甲厚、防護能力強,即使同時命中2條魚雷或數枚重磅航彈也不致影響戰鬥,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不是說要到12月份這大家夥才首次進行主炮射擊嘛,這就出現了?還打了實靶?真他媽#的,被打了實靶的對象之一的馬遷安當然很不高興。
但馬遷安知道這艘巨艦不等於別的人也知道,電文描述到:日本巨艦未及現身,炮火已至,集火齊射,聲震大洋,落彈處或巨浪迭起,或人船盡毀,中彈商船煙焰漲天,引爆彈藥破片橫飛直衝數百米,落水者掙紮求命呼喝四起,撕心裂肺恐怖之極。
護航的三艘米國驅逐艦望風而逃,逃跑過程中被水底潛艇擊中一艘沉沒,另兩艘則被倭國巨艦消滅。
一路追襲,直至到達蘇俄領海,大和號才停止發炮,此時整個商船隊隻剩下6艘商船了,萬幸的是陳嘉申船隊逃出來一艘,不至於“全軍覆滅”。
日啊!米國人物資多,船隊被擊毀大半不心疼,可陳嘉申的物資也損失了兩船,那可是俺真金白銀買的,真是心疼死我了。
日#本人終於忍不住動手了,馬遷安瞄了一眼日曆牌,11月7日!這比他所知道的日期整整提前一個月,米國遇襲地點也不在珍珠港,而是日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