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兵工廠見聞(2 / 2)

就在馬遷安步入集團總部之時,一隊隆隆作響的烏2教練機群在頭頂上空2百米處通過。這種慢的邪性的飛機看得馬遷安一陣搖頭。

一職員將馬遷安一群人帶到了廠長辦公室。馬遷安見到分別數月的中方廠長劉頂,一番驚喜的捶打過後,劉頂被馬遷安介紹給了眾人。

馬占山恰如其分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嚴肅認真帶著熱忱誇讚劉頂半天。

馬遷安拉著劉頂的手,滿是歡欣的問:“劉大廠長,快告訴我,現在產量咋樣?”

劉頂不愧是嚴謹的人,見馬遷安發問,馬上找出報表核算一番,將最精確的數字報了出來,“還不錯,出乎我的意料,給你個最新的數據,是前天的,前天一天產莫辛那甘1042枝,**德202枝,德普輕機槍25枝,馬克西姆水冷重機槍10枝,黛斯卡防空重機槍8挺,子彈就不細分了加起來145萬發。火炮現在剛開始生產,數據還沒有。”

還得讓我算。馬遷安飛快的心算了一遍,各種槍支產量折合成月產大概3萬7千多枝,子彈4千多萬發。

行啊我說,這產量很厲害啦,折成年產40多萬枝啦。子彈就更厲害了,一個月就可產4千多萬發,你可知道原先的八路軍一個月才有50萬發子彈供應,你這一月生產量趕上八路好幾年用的了,要是都給八路,俺們還用得著摳摳嗖嗖的嘛。

馬遷安剛誇了兩句就問,“那咱抗聯分的槍和彈藥運過去沒有?運過去多少?”現在都封江了,江麵上可以過人,偷運進去一些武器應該沒啥問題。

劉頂眉毛一耷拉,顯出不高興的神色,“頭一兩個月生產的少,3個月總共生產6萬枝,按理應該給我們3萬枝左右,可我隻拿到6千枝,其中還有一半是繳獲的日本人的破三八,破歪把子。”

馬遷安心裏一顫,小心翼翼的問:“咋啦?跟蘇方鬧矛盾啦?他們耍賴?”

“唉……”劉頂長歎一口氣,帶著些不滿回道:“那也不算是耍賴,為這事莫斯科與延安也溝通了好幾次,最後決定我們先拿10%,剩下的39%先欠著,等蘇方挺過這一陣子就補回來,他們現在更需要武器,我們抗聯人數沒那麼多,暫時還可以將就。”

“他們缺武器?”馬遷安剛要“抗議”,猛然想起來了,可不咋地,蘇軍現在確實太缺乏武器了。從6月22日開始到現在11月初4個多月,蘇軍接連大敗,西方方麵軍被合圍、斯摩棱斯克被合圍、基輔被合圍、維亞茲馬被合圍,損失軍隊超過200萬,損失各種槍械絕對超過200萬枝,被占領地區原儲備的軍械也落入敵手,試想一個國家平時能有多少槍械,這短短數月就損失數百萬,失血確實夠嚴重的。說前線部隊3人合用一支槍也有可能,《兵臨城下》不就演過嗎。

而現在米國的租借物資還未到,即使到了,前期也是杯水車薪不夠用,難怪史大嶺能盯上遠東這少的可憐的幾萬條槍。

我說伊萬諾夫這老家夥送我時神態有點奇怪,原來是把俺的槍先借走了。

馬遷安及時住了嘴,也學著劉頂歎了一口氣,安慰道:“唉……,白高興一場,還得等,不過那啥,咱那2萬東寧勞工訓練用槍沒少吧?”

劉頂這才露出一點笑容,“還行,當時蘇軍繳獲的日式槍械基本上都給了咱們,有1萬多枝呢,訓練不成問題。”

這還差不多,毛子看不上三八槍,當破爛都給咱了,唉!咱先將就著使吧。

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劉頂為了讓馬遷安高興,神秘的通知了他一個好消息:安塞鋼廠的武器生產步入正軌。

“我收到的消息,安塞鋼廠用你帶去的那些機械母機,雞生蛋蛋生雞,你猜現在月產多少槍械?”

馬遷安興趣大增,他也很想知道。

看到馬遷安直眨眼不說話,劉頂才半得意半賣弄的告訴他:“月產1萬1千79步槍,捷克式3百,子彈500萬發,還有步兵炮啊山炮啊都試製出來了,火箭筒產量也上來了,好家夥,現在他們一個月的產量比黃崖洞一年的產量還要高。這產量快趕上原來的漢陽兵工廠了,你說厲害不厲害?”

厲害厲害!馬遷安頻頻點頭,若安塞方麵按此速度生產,到45年咋也能生產50多萬枝槍了,可以武裝百萬大軍。

當然馬遷安隻顧高興,自動忽略了一些非正常情況,例如:武器損壞或被繳獲,或者工廠因各種情況不能正常開工。這些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您覺得《鐵血驃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