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老馬把兄弟(1 / 2)

很快馬遷安也得到了日本海軍在鹿兒島訓練的消息。這個消息是公開發表在中國內地報紙上的。對於一切有利於“拖美國下水”的信息,《中央日報》的嗅覺是異常靈敏的,《中央日報》也很快轉載了《星島日報》的圖片文章,並組織起一些“軍事專家”發表了連篇累牘的評論員文章。

文章除照例抨擊一頓日本後,言辭中對美國大舉參與到戰爭中充滿了企盼。

隨著《星島日報》發布文章後不久,英國似是做出了回應,迅速派出了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的“Z”艦隊開赴遠東,意圖很明顯,那就是懾止日軍南下太平洋,並迫使日本將南方海軍主力暴露給美國海軍。

“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戰列艦是大炮巨艦主義的傑出代表。它們具有極強的裝甲防護力和防空能力,被稱為“不沉戰艦 ”,這兩艘主力艦從大西洋的起錨,給了南洋殖民地政府一個巨大的信心,當地政府也開始“膽似鐵打”,對日本屢屢放出“不友好”言論。

美國國會在一些議員的鼓動下也做出了決議,派出了“企業號”航母艦群,率領著“加利福尼亞號”、“亞利桑那號”、“西佛吉尼亞號”、“俄克拉荷瑪號”四艘戰列艦及十二艘驅逐艦、三艘補給艦,“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趕赴菲律賓進行大規模演習。

預計十一月初,英美兩國起航的艦群就將分別到達其目的地。這些艦隻的到來無疑將增強南洋英美力量,而這是日本內閣所不能“容忍”的。

美國航母高調出征東南亞海域進行“演習”的消息傳到中國時,馬遷安已經結束了重慶的行程,帶領著李四清等幾個抗聯軍官,隨馬占山的小團隊一路向北,此時正處在綏遠傅作義的地盤上,並受到了傅作義一行要員的盛情接待。

當然,傅作義將軍的盛情僅針對馬占山來說的,他們兩人是拜把子兄弟。

傅作義現任第八戰區副司令兼第二戰區北路軍司令。早在38年初,傅作義就仿照八路軍的建軍經驗,建立了北路軍政治工作委員會,自兼主任。總部設立政治指導室,指派周北峰為委員兼秘書,軍隊各級相應設立政治工作機構,其中許多負責人由延安派遣的幹部擔任。傅還製定了《北路軍政治工作守則》,規定廢除打罵士兵;實行經濟公開;活躍士兵文化生活;幫助勞苦百姓,提倡軍民合作;實行軍政統一等等。同時還參照八路軍製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製定了《十項紀律》,對行軍、宿營、作戰等方麵的群眾紀律作了具體規定。這些做法,密切了軍民關係,受到老百姓的稱讚,顯示了國共合作,團結抗戰的氣氛。閻錫山曾攻擊傅“把部隊帶赤化了”, “35軍已成為七路半了”。

傅是一名響當當的抗戰英雄,自33年“長城抗戰”開始,到36年“百靈廟戰鬥”,到37年“忻口會戰”,“死守太原”到“奇襲包頭收複五原”,傅作義表現出了高尚的民族氣節,堅決抗擊日寇,決不投降。尤其是“長城抗戰”,這次戰鬥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愛國官兵在北方第一次以武力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得到全國各界積極支持與讚揚。

傅作義與馬占山身上有太多共同點,馬占山是九一八事變後,在東北打響了反抗日寇侵略第一槍的將領,傅作義則是九一八事變後,在內蒙地區打響了抗擊日寇第一槍的將領,兩人都沒有聽從什麼不抵抗政策,頂住各方麵壓力不信邪,鬼子來了就打,膽魄驚人。

在傅作義的駐地陝壩,馬遷安沒有閑著,趁馬占山與傅作義敘說兄弟友情的時機,叫了一輛車四處觀瞧,據聞傅作義實行了《土地法》,對王公大戶的地產進行清理,將其執照外的土地收歸省政府所有,轉租給農民耕種,政府按“三五成租”收租,實行新法後,將河套地區建設的熱火朝天。這簡直就是國民黨大員中的異類嘛,看來傅作義後來投入**,絕不是腦袋一熱的做法,他有這個樸素的民主民生的思維,而當時延安也是這樣,可以說,傅作義與延安**是同一類人。

馬遷安自在傅作義的地盤上轉悠,沒有人攔著他,除了他是老蔣親封的少將外,他還是馬占山的侄子,而且據傳的沸沸揚揚的消息說,這家夥在重慶還與孔二小姐打的火熱,有很大可能成為老蔣的“嫡係”,這最後一個身份極為重要,以至於人們自動忽略馬遷安是**抗聯這一事實。

客廳內,馬占山與傅作義神態輕鬆,也悠閑得很。常年的交情使兩人達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