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支部隊就是楊靖宇手中攥了好久的底牌,他正猶豫著亮不亮這兩張牌,亮出去會產生什麼後果,不亮出去會產生什麼損失,包括政治上的軍事上的都要綜合考慮。
一旦亮牌,就會暴露這個區域抗聯的所有力量,會使敵人看清自己的實力,但如果不亮牌,眼前這麼好一個機會就要失去。戰爭雖然是虛虛假假真真實實相互輝映,但主要一條,就是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削弱對方再戰的能力這一點,確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見李兆麟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楊靖宇終於下定了決心。
“我們應該趁此機會打一次大的,打出軍威打出民心!”
李兆麟沒有猶豫,立即接口道:“好!看看我們還能集中那些部隊,全部趕往戰場!”
幾分鍾內,馮伯雲與金策也同意了這個大膽的決定。
楊靖宇呼喊一聲,將外間的電訊員叫了進來,吩咐道:“立即給7支隊、9支隊、哦,還有12支隊發報,讓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天明之前務必趕到馬遷安處圍殲鬼子,打他個反包圍。”
陣地上,馬遷安正做著撤離前的安排。四周的日偽軍已經被打怕了,一個小時以前就已經停止了千人以上規模的衝鋒,代之以淩亂的炮擊做樣子,表明自己還在包圍著抗聯。
馬遷安呼叫李鳳山,讓他後退到主陣地上來,惹得李鳳山唧唧歪歪一陣。
戰鬥結果令馬遷安大感滿意,敵軍陣地前遺屍上千具,大部分倒在了李鳳山的陣地前。自己部隊所有損失加起來不過損失200餘人,還是飛機轟炸與炮擊造成的損失,鬼子的衝鋒威力沒有想象的那樣大。
馬遷安已經知道鬼子的主力是一支支各地的守備隊,不算是野戰師團,戰鬥力自然比不上那些野蠻的正規部隊,這算是自己撿了一個便宜吧。
四大隊將陣亡戰友的屍體掩埋在陣地上的戰壕中,背起負傷的戰友快速後撤,馬遷安組織起火炮對尾隨其後的一小支鬼子進行了炮擊。
李鳳山氣喘籲籲的跑回來了,瞪著牛眼問馬遷安,“過癮著呢,為什麼要撤退?”
馬遷安撩起眼皮斜著瞧了李鳳山一眼,不緊不慢的回道:“如你所願,等一下還有更過癮的呢,我怕你挺不住了,把你叫回來歇歇。”
隨著話音,馬遷安把幾張電報紙遞給了李鳳山示意他看完再說。
李鳳山看完,咧著嘴笑了,在暮色中摸著後腦勺瞧著馬遷安與張方榮,快活的嚷嚷了一句:“哎呀媽呀,咋這麼熱鬧呢?”
電報是不同地點不同人員發來的。
楊靖宇命令:馬部視情況選擇一處易守難攻的地點,堅守待援,不要與敵脫離接觸,7、9、12三個支隊將於今夜或明早到達此地,參與圍殲敵軍,趙尚誌將隨7支隊前往,擔任戰場總指揮。
哈爾濱情報站成高子分站來電,駐成高子的日軍117重炮兵聯隊已登上列車,整裝待發,據聽到的日軍談話,此支日軍將通過江北大鐵橋,目標疑似佳木斯方向。
現在的形勢下,若野副想吃掉馬遷安,勢必要從遠處再行抽調部隊,大部隊的調動可不是說調就調的,在交通順暢的情況下進入戰場最快也需要一天的時間,為了能夠掌握多一點敵軍調動的情報,馬遷安在阻擊戰打響的同時就請求楊靖宇詢問各情報站,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其餘幾封電報分別來自趙尚誌、王明重和耿殿君。趙尚誌與王明重都向馬遷安通報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及大概趕到時間。
而作為安濱縱隊副司令員、十二支隊支隊長的耿殿君的電報則有意思的多,耿殿君先是抱怨縱隊行動為什麼沒他的份,害得他還是通過總部才知道這裏在打大仗。再一則,耿殿君報知自己的隊伍擴大了,已經有一支千餘人的騎兵,明早即可到達。
“老耿瞎吹呢吧?”李鳳山看完電報,指著最後一份說道:“不是前幾天還通過電報嘛,他還說縱隊後勤給的槍支彈藥用不了,還得找地方藏起來,咋這麼快就有人了?”
如果您覺得《鐵血驃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