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盡快提高軍官的戰術素質,馬遷安除了給他們再一次講解了自己的戰術理論,還將張儀隊伍裏訓練已有小成的幹部戰士調撥了一些,給東江總隊的同誌作親身示範,先進而正規的理論與戰術動作可以有效提高戰鬥力減少傷亡,這都是無數次血戰得出來的知識,有必要讓新來的同誌快速掌握。
軍事訓練已經有條不紊的展開了,換裝了新式武器的戰士們在最初的一天,十分吝嗇手中的彈藥,僅僅為熟悉槍械性能而打了寥寥的幾發子彈,而迫擊炮對於他們來說竟然成了高科技武器,經抗聯來的幾個人手把手教了一天,才算粗通,馬遷安雖著急但也不便表現出來,倒是韓滿江感覺到自己丟了人,夜都深了還在與選拔出來的炮手一起研究操炮技能,隻一個晚上,嘴角就冒出來兩個大泡。
這種吝嗇子彈的作風在當時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子彈那麼珍貴,訓練時還敢浪費?打完仗子彈殼沒檢回來都要挨批的。但那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沒有錢可以浪費,隻有一腔熱血,以至於很多戰鬥與日軍接戰後往往隻打幾排子彈就要被迫衝上去肉搏。
馬遷安很快注意到東江總隊的同誌表現出來的這個“毛病”,第二天早起就拽著剛睡下不久的韓滿江,一同來到了另一處放置彈藥的“地下室”。迷迷糊糊的韓滿江跟著馬遷安走到下麵,借助著兩人手電筒的光亮,韓滿江看清楚了,驚訝的瞪大眼睛,睡意全無。
放眼望去,一垛垛一人多高的彈藥箱密密麻麻塞滿了整個地下室,起碼幾百箱,趁著馬遷安給他介紹彈藥品種,韓滿江在地下室轉了一圈,偷偷估算了一下彈藥數量,最少800箱。
“這是多少?”韓滿江扳著一個箱子,伸頭看側麵,想查看箱體上的字跡。
馬遷安拍了一下韓滿江的後背,阻止他的無用功,“哦,不用看了,各種子彈裝箱數量不同,但我可以告訴你,連你曾經看過的那個武器庫,我們現在共有將近100萬發子彈。”
韓滿江馬上意識到馬遷安的意思,這是讓他看看家底,訓練上不要太吝嗇了。
好兵是用錢堆出來的,好搶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日本人新兵訓練都有幾百發的子彈可用,造就了許多神槍手,我們在這方麵可千萬不能心疼錢。
走出地下彈藥儲藏室,馬遷安笑著對韓滿江說道:“這幾天射擊訓練要加速,好苗子重點培養,我不心疼子彈,每天撥給你一萬發,咱們不缺這東西。”
此刻,韓滿江的心情無以名狀,他像一個剛得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樣開心的跳了起來。
訓練在繼續。馬遷安則帶領一群指揮官出了莊園,拐上了簡易的土路,尋找合適的地點設置伏擊地。現在手頭的武力有400多,基本夠用了。根據倪登繪提供的情報,方圓百公裏的日本人有300多,但青壯年不超過200,即使這些人全部是“在鄉軍人”,人數上也弱於己方,如果日本想綁架陳嘉申的話,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調集到的人員也就是這些人了,再按壞的打算,即使把新加坡內潛伏的特工加上,也不會超過300,當然日本人會根據陳嘉申護衛力量的多少來決定派出多少人來做這件事,也許日本人認為自己很強,到時候隻派了50人來也說不定。那樣的話自己這方後繼工作可能要麻煩一些。
在一名熟悉本地地形的莊丁帶領下,馬遷安帶領眾人足足鑽了兩天雨林,第三天中午才找到一處適宜埋伏和發揚火力的地方,這裏離開汽車能通行的地段已經有了20多公裏遠,是一塊密林深處方圓幾百米的空地,沒有枝纏蔓繞的參天大樹,隻有一些新生的稀稀落落的小樹苗和隨處可見的碳片兒,厚厚的頑強的草叢,看樣子這裏曾經著過火。
“好了,就這片了,我們要狠狠打擊一次日本人,要讓本地域的日本人一年內恢複不了元氣,你們就算完成任務了。”馬遷安對跟在自己身後的韓滿江與展銳愉快的說。
早已知道此行目的的眾位軍官散開後開始仔細觀察地形地貌,一個小時後圍攏在馬遷安周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大家對這塊地點很滿意,討論後的結果是部署一個口袋陣,圍三留一,待日本人武裝進入伏擊圈,由隱蔽在入口處附近的三中隊從後麵跟進收口。
馬遷安指著空地周圍的幾顆高大樹木頂端的龐大樹冠,告誡韓滿江要派戰士爬上去,隱藏在樹冠中居高臨下打擊。
回去的時候,馬遷安異常注意路徑,手握指北針徑直向南走,從預設陣地到可通車小路上這段距離,他基本上走了個直線。
回到莊園,已經很晚了,正是睡覺前的稍事休息時間,廚房裏應該留著飯,一股奇怪的肉香飄了出來,展銳敏感的嗅了嗅鼻子,忽然滿臉帶上了笑容。馬遷安與幾個人向廚房走去,班長老洪坐在小板凳上,正看著幾個黑瘦的小戰士興高采烈的在小灶上翻炒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