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莫非忘了如今漢中官兵還在陸續逃走的事?這件事,我一直懷疑是穆晨在背後搗鬼,他雖然人已經不在南鄭,影響卻還在,我們必須要立刻做全軍動員,準備向關中進軍!”蕭何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劉邦的臉色一滯,眉頭立刻緊鎖起來。
“蕭丞相,有件事我一直沒有想明白,這幾天被穆晨攪合的也沒抽出空來問你。”劉邦皺著眉頭沉吟了一會後說道:“漢中逃走的將軍那麼多,就連我的妻兄呂釋之也跑了,沒見你追過誰,可為何一個小小的治粟都尉韓信跑了,你卻要前去追趕,讓我平白的擔憂了一場?”
以往蕭何與夏侯嬰也在劉邦麵前推薦過韓信,可劉邦卻始終沒有放在心上過,他對韓信的印象並不深刻,隻是知道韓信是個高大、斯文且口才不錯的中年官員。
劉邦一直對口才好的人沒有太多的好感,總認為這種人除了誇誇其談、耍嘴皮子,根本就做不成什麼正經事,對蕭何和夏侯嬰的推薦一直也都置若罔聞。
蕭何淡淡的笑了笑,對劉邦說道:“將軍隨手一抓就能抓出百八十個,可韓信卻是當今獨一無二的出色人才,若是他跑了,想再找到第二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若是大王隻想守在漢中做這漢中之王,有沒有韓信也就罷了;若是大王還有心打回關中,與項羽一爭雌雄、逐鹿天下,韓信就非用不可!隻是不知大王到底是什麼想法,想隻做漢中王還是將來逐鹿天下?”
對於劉邦的心思,蕭何是再清楚不過,他這番話表麵上是在詢問劉邦的想法,事實上卻是在激將劉邦。
劉邦一聽蕭何問他是想要逐鹿天下還是留在漢中做漢中王,想也沒想,趕緊答道:“我當然是想要走出漢中,關中本來就是屬於我的,我可不想一輩子呆在漢中這塊鬼地方!”
蕭何見劉邦說出了真實的想法,連忙抱拳躬身對劉邦說道:“若是大王真心想要走出漢中,就一定要重用韓信,韓信此人熟知兵法,有統禦千軍萬馬的能力,此時他正鬱鬱不得誌,若是大王重用他,他一定效死輔佐大王;若是大王仍舊不用他,他一定還會離開,若是他離開了漢中,無論投靠在誰的帳下,都將是我們大漢的勁敵!”
劉邦手按額頭,沉吟了片刻,才猶疑不決的對蕭何說道:“既然丞相極力推薦,想必這個韓信確實是有點本事的,那我就看在丞相的麵子上,派他做個將軍吧!”
蕭何聽了劉邦的話後,連連擺手,對劉邦說道:“大王不可,蕭何這點薄麵與大王將來的宏圖霸業比起,卻是連半個銅錢也不值,韓信是能輔佐大王奪取天下的人才,如果隻封他做個將軍,他一定還會離開,決不肯留下來的。”
蕭何的這番話讓劉邦的眉頭鎖的更緊了,他真有些鬧不明白為什麼蕭何會這麼費心費力的推薦韓信。
猶豫了一會之後,劉邦抬起頭,看著蕭何,用疑問的語氣問道:“那讓他做大將軍?”
劉邦的這句話,原本隻是想要詢問蕭何的意見,哪想到蕭何卻順著他的話接了過去,對劉邦說道:“既然大王決定要封韓信為大將軍,那真是太好了,這樣他一定不會離開,將來必然會全心全意為大王效命!”
蕭何這句話說過之後,劉邦的臉色如同吞了隻蒼蠅一般難看,但話已經說出口,他又不能收回來,但心中早是捶胸頓足,腸子都快悔青了,隻得對蕭何擺了擺手,說道:“好吧,既然丞相極力推薦他,那就把他叫來,我現在封他做大將軍便是。”
蕭何又是連連對劉邦擺著手說道:“大王,你平日裏太不注重禮儀了,拜大將軍是件大事,非同兒戲,怎能隨意將他呼喝過來。若是大王真心願意拜韓信做大將軍,先得命人築造起拜將台,然後挑選黃道吉日,到時候大王誠心齋戒沐浴,召集全軍到拜將台集合,舉行一場隆重的拜將儀式。這樣才能讓全軍聽從大將軍的調遣,就像他們聽從大王的命令一般。”
劉邦見蕭何滿臉凝重的樣子,不像是在跟他開玩笑,隻得撇了撇嘴,對蕭何說道:“好吧,既然丞相堅持要這麼做,一切就都交給丞相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