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撤退(1 / 2)

一頓飯的效率有時候確實比辦公室裏坐半的時間效率都要高,當然並不是正規的辦公工作,而是有一些問題的討論上。

畢竟管理國家的是一批人,真正決定國家走向的是另外一批人,有的人決定著國家走向也管理著國家,當一群專業人員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他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大管家加保姆,什麼事情都要做。

宋先生在洛陽起到的作用就是穩定軍心,當然那些人不是軍隊也不是軍人,但是有宋部長加上蔣公子在,給國字頭的人確實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宋部長並不想插手廖凡的事情,首先宋部長雖然關心軍人,但是她不想外行插手內行,國家已經有足夠多的軍事人員,隻要不是胡國山指揮失誤,這些軍事人員在短時間內是足夠用的。

其次東北戰局已開,廖凡都沒有插手,隻是組織了一個戰事分析組,在專業方麵,廖凡都選擇一個旁觀者,顯然這明了,管理廖凡很明白,此時重心是管理國家,管理國家已經比打一場勝仗更重要。

對廖凡來,東北戰場上確實沒有他要參與的事情,這是一場必勝的戰鬥,但是他仍舊希望他們的部隊能夠以最的代價取勝。

鬼子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殺傷力還是有的。從這幾日前線傳回來的電報可以看出,戰場上進展已經比廖凡預料順利很多。

至於為什麼胡國山把主要力氣都壓在了奉,廖凡也能夠猜出一個大概,隻不過是可憐了主攻奉的部隊,恐怕要傷亡過半才能夠拿下奉吧。

當然進攻奉的部隊不隻是一個軍,為了盡快結束奉的戰鬥,四個軍的主力部隊從四個方向進攻奉城區,按照廖凡的估計要付出傷亡十萬人的代價,才能夠將奉城內近五十萬日軍給全部消滅。

雙方加起來已經超過百萬部隊在圍繞著奉打仗,對很多人來,這就是一串數字而已,這串數字沒有生命,隻是一個從頭數到尾的數字而已。

然而十萬人的名字就算是寫到一張方方正正的電報紙上,然後再把電報紙摞起來,也是一本三十萬字左右的書。

何況他們不隻有名字,他們有血有肉,背後有家庭有親人,胡國山想的辦法就是要把他們活著從戰場上帶回來。

胡國山用盡了一切辦法,讓奉城內的日軍放棄抵抗,從傳單到士兵拿著食物誘降,可是仗打到現在,戰俘營裏收攏的戰俘也不過一萬鬼子而已。

一萬戰俘在別人眼裏真的算是很多,但是胡國山仍舊不滿意,按照胡國山心裏的想法有一半投降就好了,他們或許隻傷亡五萬人甚至三四萬人就可以拿下整個奉。

但是勸降以及誘降的效果並不理想,當然他們一直也沒對鬼子手下留情,畢竟隻有把鬼子打疼了,他們才會可能投降。

奉城內因為戰爭爆發屍體也越來越多,中國軍隊的還好,畢竟戰鬥中勝仗打的比較多,後勤部隊能夠及時將屍體給運回後方去。但是鬼子就不同了,當然被中國軍隊掌控的區域都由中國軍隊把鬼子的屍體火化,而日軍占領的區域他們就沒有那麼多精力去處理。

每晚上雙方停止交火的時候,都能夠聽到城內某個角落裏,日軍傷兵的慘叫聲,有時候炮兵會忍不住往慘叫的區域來一發炮*彈。

進攻奉的仗並不是越打越順利,相反越往核心區域,越壓縮鬼子的活動空間,日軍抵抗的越來越猛烈。

前線的部隊傷亡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為了攻下一個型的建築物,有的連隊甚至付出了一個排的傷亡代價。

胡國山也開始意識到他們不能再這樣打下去,跟鬼子硬拚,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繼續這樣下去,等攻下奉,他們可能要多付出幾萬人傷亡的代價。

“撤退!讓進攻的部隊撤退!”

“撤退?”

指揮部內一眾參謀看著胡國山,每個房屋每條街道都是他們的戰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他們就這樣撤退了?

“今晚上讓主攻的部隊撤退,在第二條街道上建立防線,特種部隊繼續滲透!”

胡國山當然不是要所有部隊都撤出城,鬼子一旦在城內重新建立起防線,他們再想攻入城內,付出的代價勢必更加慘重。

之所以撤退,目的除了給日軍造成一種中國軍隊進攻不順的假象,同時放鬆一下日軍的這幾日來緊繃的神經,經過這幾日的戰鬥,鬼子的戰鬥神經已經本能的調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