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沒有比這個更暢快的事情了,勝負已分,何須多言。
然而李淩飛並不知道,是閆學林在長城一線上給他們擋住了來自日軍的最大壓力,要不然日軍肯定會從長城繼續向南運送兵力,從長城南下的日軍必然會有充足的彈藥,到時候李淩飛就根本不用在這兒談豪情壯誌,肯定灰頭土臉的在指揮戰鬥。
又痛快的抒發豪情的人,自然會有鬱悶的茶飯不思的人。當然這個人就是鬼子的前線指揮官,鬼子指揮官已經在指揮部內鬱悶的吐血了,十萬大軍現在所有的補給都靠空投,幸運的是老爺還沒有跟他們作對,要不然他們這些人都要喝西北風了。
他已經給指揮部發了無數次電報,讓他們趕緊派兵打通後勤補給線,然而長城一線上發生的事情讓所有人都束手束腳,根本派不過兵來,就算是能夠派部隊過來也是杯水車薪,根本無能為力,而且戰鬥已經打了這麼長時間,在他們西邊的第七集團軍蠢蠢欲動,牽製了他們大部分兵力。
鬼子現在是叫不靈,叫地地不應,肚子裏沒有糧食可以去野外找點,能夠對付一下,可是槍裏沒有子*彈,他們也不能拿著石頭去跟全副武裝的敵人打,雖然他手裏是有不少兵,可是也不是這麼揮霍的。
“指揮官閣下,我們要盡早做決斷,要不然等所有物資耗盡,一切都晚了!”
“我們大日本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能因為一點點困難,我們就撤退了,這不是給支那人漲誌氣嗎?我們大日本皇軍的榮譽何在?”
鬼子的指揮部內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即可撤退,一派主張死戰,原本就焦頭爛額的鬼子指揮官麵對這些一點好主意都拿不出來的人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作為指揮官他有敏銳的戰場嗅覺,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做決定,恐怕十萬大軍就要潰敗了。但是撤退也要有好的撤退方案,雖然有一部分人極力主張撤退,但是他們來撤退的計劃都沒有。
鬼子的指揮官在指揮部裏靜靜的看著作戰室裏的地圖,看著偌大的地圖,他第一次感覺到了如此大的一個中國,竟然沒有一片安寧之地,即便是中國的大西南也沒有一個安靜的場所。
他萌生了退意,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作戰,他們在大同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優勢。雖然他們已經奪取了大同一半以上的控製權,可是這幾日以來卻遲遲沒有絲毫的進展。
越深入的分析,鬼子的指揮官覺得越來越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哪怕是卷土重來都比現在這樣僵持下去要好,畢竟他們沒有消滅掉新三十三軍的主力部隊,新三十三軍強悍的戰鬥力一直存在,要不然也不會用少於他們的兵力一直跟他們僵持著。
“召集所有聯隊長以上的軍官開會!”
既然要撤退,他作為指揮官必須要把心中的想法告訴他的部下,要不然軍隊慌亂撤退,到時候中國軍隊一個衝鋒就把他們打成潰軍,即便是撤也要撤的有秩序,這樣才符合他們大日本皇軍的風格。
會議還沒有開始前,鬼子的指揮部內還是在爭論撤退還是繼續打下去,雙方僵持不下,顯然沒有絲毫的作用。軍隊的指揮權畢竟在鬼子指揮官的手裏,是撤是打,隻有他能夠做決定。
“撤!”
鬼子指揮官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撤退,手中沒有彈藥沒有糧食,後勤補被中國軍隊給截斷,他們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了。
聽到指揮官的命令,指揮部裏立刻安靜了下來,此時他們的爭論已經有了結果,不管他們當中有多少人心裏不願意撤退,此時他們必須要服從命令。
“指揮官閣下,我們從哪兒撤退?”鬼子的參謀詢問,既然決定了撤退,必然要有撤退的路線。
“我們的後路已經被中國軍隊給擋住了,必然不能按照我們來時的路撤退,現在隻能向西或者向東撤退,在座的都是帶兵打仗多年的人,你們以為我們該從哪兒方向撤退為好?”
在日軍指揮部內再次變得喧鬧起來,大多數人認為從東邊撤退,隻要過了鎮,他們就能夠到達安全區域,而且這段撤退的距離近,適合他們現在手中物資不多的情況。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那就是他們一旦撤退中國軍隊肯定會注意到,而且中國軍隊現在主力還在,一旦在他們撤退的路線上設置伏兵,他們這十萬軍隊可就要葬身在大山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