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就在眼前,戰士們還在前線血拚,作為軍參謀長,考慮的不是禦敵之策,而是怎麼保存力量,先不管武器裝備和士兵作戰素養怎麼樣,就是士氣上先落下去了三分。
被自己的心腹這麼一提醒,吳華文如坐針氈,如芒刺背。重慶還給他們發著軍餉就是因為他手中還有一個軍的兵力,如果他手中沒有了兵,重慶的那些人會想方設法的整死他。
吳華文一時間難以取舍:“可是我們放走了鬼子,重慶同樣不會放過我們!”
“軍長,我們沒有放過鬼子,是我們力戰不敵,所以日軍才逃出升的,我們周圍的嫡係部隊他都是蘇式裝備,而我們手中的都是燒火棍,根本沒有能力擋住鬼子!”
吳華文的參謀長好像早已經想好了理由。
吳華文皺著眉頭,疑惑的看著自己的參謀長,他對自己的參謀長很信任,畢竟跟著他好多年了,不是親如兄弟,但是也算是患難與共了,他不敢把自己的參謀長往通敵的一方麵去想,畢竟沒有證據就懷疑自己的好友,這不是他的風格。
“軍長,趕緊下命令吧,要不然我們的部隊真的打沒了!”
參謀長看著吳華文沉默了,還以為吳華文在猶豫,連忙填一把火,催促著吳華文早做決定。
吳華文顯然也是對參謀長的話動心了,先不別的,部隊的損失完全由他們自己補充,少個兵,他就要自己招一個兵,這確實對他們來不公平。
還沒等著吳華文做決定,一個通訊兵跑到了軍部向吳華文報告,他們的右翼陣地被日軍突破,堅守防線的一個營士兵八成以上戰死,剩下的都成了逃兵。
“軍長!趕緊下命令吧!”
“讓堅守右翼的兩個團撤退!”
吳華文在聽到通訊兵的報告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跟日軍讓出一條路來。由此被包圍的日軍經過兩的苦戰之後,終於逃出升。
蔣委員長大發雷霆,在會議上他厲聲痛斥吳華文放走了日軍,揚言一定要嚴懲他。但是所有人明白,最後這件事情會不了了之,蔣委員長也隻是出出氣而已。
山西日軍司令官在接到陽泉方麵來的電報後,立刻發電報給日軍指揮官,讓他立刻組織部隊撤退。
雖然日軍指揮官沒有搞清楚胡國山的真實意圖,但是他知道無論胡國山搞什麼鬼,最後的目的就是要消滅他們,所以趁胡國山進攻的間隙,他們需要立刻安排部隊撤退。
撤退可是個技術活,尤其是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撤退,如果匆匆忙忙的撤退,敵人追擊上來,他們的部隊必然會一片混輪,到最後就不是撤退而是敗退。
“有沒有人自願留下掩護的?”
他們撤退必然要有人抵擋衝上來的中國軍隊,否則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撤退時間。然而這一點鬼子的指揮官完全是多慮了,胡國山指揮部隊最後一次進攻之後,這次給鬼子留下了足夠的撤退時間,顯然鬼子的指揮官太緊張布置撤退的事宜,根本沒有覺察到中國軍隊遲遲沒有向他們發起進攻。
鬼子的臨時指揮部內,各級軍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很清楚留下就是死亡,用命給大部隊爭取撤退的時間,他們必須要堅守在陣地上,直到全部戰死。
當然他們更知道,撤退回到太原之後,他們活下來的機會很大,能夠活著為什麼要自己去找死。
顯然鬼子也怕死,因為這場戰爭已經讓他們漸漸的迷失,除了看到身邊不斷失去戰友,然後不斷換上不認識的人之外,他們看不到這場戰爭有任何的意義。
鬼子的指揮官很失望,沒想到自己的部下竟然沒有一個人敢願意站出來,自願做出犧牲。
“好,既然沒有人,那我就親自點名!”
必須要有人留下堅守陣地,日軍指揮官親自點名留下了一個大隊的兵力,堅守陣地,同時鬼子指揮官賦予了他們權利,在五個時後可自行撤退,不用等候任何命令。
日軍開始緊張有序的忙碌著撤退的工作,當然日軍指揮官不會忘了他的裝甲部隊,為了盡快的撤回太原,日軍指揮官決定用裝甲部隊打頭陣。
然而這一切正好中了胡國山安排的圈套,胡國山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等著日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