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這種事情,失敗的幾率很大,尤其是像廖凡身邊還有精銳的士兵在保護的重要人員,成功的可能很低。當時在中國的土地上想要廖凡命的不隻是國軍一家,還有鬼子,即便是這件事情失敗之後,推到鬼子的頭上,廖凡也就沒有什麼證據了。
“我們已經在冒險了,希望別給我惹上什麼麻煩!”
“放心吧委座,即便出了事情,這件事情最後由我一個人全部承擔!”
刺殺的人是戴笠派出去的,即便是最終廖凡把證據指向了重慶,但是最後戴笠完全可以把事情全都攬下來。畢竟軍統局最大的老板是戴笠。
蔣委員長沒有下一道命令,戴笠的手底下的幾千特工就開始了為刺殺廖凡做準備。
戰爭過後,留下的總是千瘡百孔的爛攤子,破壞一個城市十八就你能夠徹底摧毀,但是重建一個城市可能要一兩年。
除了在西線留下了兩個團,防止鬼子反撲,參加戰鬥的部隊都已經撤進了大同。
軍隊撤進大同的第一件事情是招兵,即便是大同城內的一切還沒有恢複,但是新三十三軍還需要兵員,進行下一階段的進攻任務。
此時的李為民和寸奇都到了廖凡的指揮部,對於寸奇解決俘虜的事情,廖凡並沒責罰他。因為這是在前線,隨時都有可能戰鬥,這時候處罰一位高級將領,容易引起部隊士氣的變化。
寸奇自從進了大同之後,心情就不好,因為救援的兩個營損失了三分之二,就連那些被救出來的戰俘也折損了一半,他們繳獲的物資也被消耗殆盡。
雖然他們成功突圍了,但是這在新三十三軍當中,就是一場典型的失敗例子。作為主要責任人的寸奇還沒有受到廖凡的責罰,寸奇自己心裏都過意不去。
相反的是李為民的成功,他們俘獲了投降的鬼子近萬人的部隊,這不隻是軍事上的成功,還是對山西鬼子巨大的威懾,一次性投降這麼多日軍,對鬼子的司令官來,這可是巨大的打擊。
“李為民別打了勝仗就翹尾巴,這一仗還沒有結束,部隊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休整,趕快讓部隊恢複戰鬥力,我們還要繼續下一階段的進攻!”
北出太行的計劃是廖凡一手製定的,廖凡除了想綏遠地區打通跟第七集團軍的聯絡線和切斷山西日軍綏遠地區的路線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蒙古和蘇聯人手中的裝備。
在對李為民和寸奇安排好任務之後,廖凡安靜的享受著大同城內的安靜時光。
黃長生那邊已經取得了進展,大同的康家確實跟鬼子之間有聯係,但是單憑鬼子的一麵之言,還不能夠作為證據,他們也不能把大同的康家給怎麼樣。
最重要的是這幾日來,康家人在大同城內可算是任勞任怨,盡最大的努力在幫助新三十三軍恢複大同城內的一切事物,倒是沒有什麼異心。
不過廖凡並沒有因此放鬆對康家的警惕,畢竟康家的人已經在廖凡的心裏記名了,單憑表麵上的事情還是不能夠消除廖凡的警惕心理的。
大同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井陘卻在朝著壞的方向發展,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馬萬忠師已經傷亡慘重,就連在井陘城內的部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預備隊,馬萬忠已經將手中能夠調動的兵力都調動了起來。
隨著夜幕的再一次降臨,日軍偃旗息鼓,戰士們終於有了喘息的機會。
在白的時候,馬萬忠已經得知胡國山帶著部隊投入了戰鬥當中。但是當前的形勢還是如此的嚴峻,讓馬萬忠心裏很不是滋味。
他完全有能力改變當前被動局勢的,可是由於他的傲慢,讓他錯過了最佳的機會,一步錯步步錯,所以戰場上馬萬忠在井陘地區變得越來越被動。
馬萬忠已經把手中的部隊算計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始終沒有算計出自己的手中還有生力軍來。
護礦隊是一支杯正規部隊忘記的部隊,雖然馬萬忠很重視沈正文,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候,他仍然沒有想起護礦隊來。因為在所有人的眼裏,護礦隊根本沒有辦法參加這麼一場大型的戰鬥,護礦隊的武器和訓練都不足。
然而贏得戰爭勝利的往往不是手中的武器裝備,而是人的智慧,畢竟參與戰爭主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