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再相遇(1 / 3)

賢親王接下匕首便轉身上了馬車。打開那個荷包。上麵繡著一男一女,琴瑟和鳴。賢親王第一個便摸到了一張紙,賢親王小心地將它取出,展開,娟秀卻也有力的字體呈現眼前。

“露深重,華淺浮,清風不見冷淚語。

悵卿身,情何處,愁斷緣淒落沉浮。”

賢親王繼而取出荷包裏的其他東西。一隻赤金簪身,羊脂玉簪花的簪子、一隻紫檀木梳。梳子上還留著淡淡的香味。

賢親王是皇帝的兒子,成親自然要得了皇帝的應允才行。賢親王此次回長安便是這個目的、他將荷包收好,像是把薑玖淮放到了自己的心上。當時日日隨著薑玖淮遊玩,到沒有什麼感覺,隻是今日一別,倒覺得很是不舍。

“皇兒,你可算回來了!”賢親王的母妃嫻妃穆氏見到賢親王回到宮裏,眼淚便止不住,走來,悲戚的說道。“怎麼了母妃?皇兒回來了,母妃怎麼還如此悲戚難忍?”穆氏唏噓,斷斷續續的說道“你,你快去,去宣室殿……”穆氏還沒有說完,賢親王便預感到發生了什麼,連忙跑向宣室殿。

“參見賢親王”太醫走出來,見到了賢親王行禮。“行了,別囉囉嗦嗦的!我父皇怎麼樣了!”賢親王見到了太醫,本還在自我安慰說父皇沒有什麼事兒,結果誰承想一到宣室殿門前,便見到了太醫。“王,王爺。你且別這麼急。皇上得的是時疾,有傳染性。再加上皇上本就舊疾纏身病根兒一直未醫治徹底,所以此次患病,來勢凶猛啊。”太醫說罷搖搖頭,拱手拘禮“老臣還要前去取藥,先行告退”

看著老太醫走了出去,賢親王連忙跑進內寢殿。“父皇!”賢親王奔到了皇帝床榻邊,看著屋內除了平時皇帝身邊的老太監和幾位宮女圍著紗布在伺候之外,沒有別的人,原本應該通亮的寢殿內,因為少點了蠟燭,因為人少,因為皇帝患病,屋內氣氛甚為沉悶。

“父皇,怎麼就這幾個來伺候您?兒臣母妃為何不來?其他妃嬪為何不來!”賢親王望著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侵犯不怒自威的父皇,如今隻是躺在床上,臉頰消瘦,此時的他手無縛雞之力,縱然有一身武功,若是此刻有人前來刺殺,那麼也隻能等死。“朕這病能傳染,讓他們來做什麼?你母妃身子也不好,即便是朕這病不能傳染,朕也不能讓她來啊。”皇帝有氣無力的說著。“咳咳咳!”忽然猛然的咳嗽。“父皇,父皇您沒事兒吧?您放心,日後兒臣來照顧您,知道您病好。啊,兒臣來照顧您。”賢親王此刻心疼極了,他說完這番話,平時少笑的皇帝,嘴角居然有了笑意,想一個孩童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糖人兒一般開心和滿足。“好,好,朕有子若倫,此生足矣!”倫是賢親王的名字。

日後的每一天,賢親王都在照顧著皇帝,皇帝明白,無論太醫院的太醫如何努力,賢親王如何的悉心照料,自己的大限之期,也該到了。

一日賢親王實在是累極了,熬了三四天,終於在第四天黎明,伏在桌邊小憩。“德全,德全。”皇帝喚著自己的大太監總管。“皇上喚奴才來,有什麼吩咐?”德全實在是忠心,從皇帝年滿十歲那年便隨著皇帝,一直到現在,皇帝老了,德全也老了。可是他還是那麼死心塌地的跟隨。“你,你且去把筆墨拿來。朕,朕要,寫遺詔!”皇帝斷斷續續的說著,德全原本就熬到通紅的雙眼中又噙滿了淚水。“皇上,您身子好著呢,怎的要寫遺詔呢,奴才還要和皇上完成一起活到八十歲,然後一起去天上,然後奴才接著伺候您呢。”德全不願,他不願皇帝便早早的去了。其實皇帝年紀不小了,到了今日,已經六十九了,其實再過三日便是七十大壽了。“朕要你拿來,你,你哪來便是!”皇帝平生第一次對這個隨了自己五十九年近六十年的奴才用了高屋建瓴一般命令的口氣。“哎,哎,奴才這就去拿”

“朕預感大限之期不遠矣,特今日立下此遺詔……”皇帝刻意壓低了聲音,不想吵了賢親王的休息。“朕此生有兒若倫,此生足矣。待朕殯天,故傳位於皇六子喚倫,皇六子生母日後新帝登基,封皇太後,日後歸天,與朕合葬。現皇後葉氏、淑妃蕭氏、貴妃衛氏殉葬!”皇帝緩緩地說著最後幾句話。“德全,你且把這黃絹一招放到宣室殿內匾額後頭,記得要悄悄的。太子已歿,朝中不免有逆反之人,等朕的後事辦完了,你且拿著黃絹前去宣讀。”皇帝已然氣若遊絲、“隻是奴才一事不明,為何皇後娘娘貴妃娘娘淑妃娘娘均要殉葬?”“你以為朕不明白嗎?那三人便是後宮中最為陰惡之人,若是還留著,讓他繼續禍害著不成?”皇帝一幅其實我早知道的表情,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