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為北京亦莊保駕護航
特別策劃
作者:李焱
專利數量是衡量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記者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了解到,2012年,開發區專利申請量達到了2773件,同比增長32.17%,大大高於北京市同比增長18.41%的水平;與2008年的1127件相比,專利申請量增長了1646件,增長率為146%,五年間專利申請量逐年攀升,翻了一番有餘。
專利申請量五年翻番
2012年,開發區年專利授權量達到了1744件,同比增長37.32%,是北京市同比增長率23.54%的158.54%;與2008年的311件相比,專利授權量增長了1433件,增長率為460%,五年間實現了從“百”到“千”的跨越式增長。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475件,比2008年增長了394件,增長率為486.4%;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量1073件,比2008年增長了893件,增長率為496.11%,五年間的專利授權量持續增長,勾勒出陡峭的上揚線。
截至2012年12月底,北京市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69554件,其中開發區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508件,占全市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16%;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3.6件,其中開發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81.25件,是全市平均萬人口擁有量的5.39倍。
2012年,開發區企業專利申請量達到了2510件,占全區專利申請總量的91%;開發區企業專利授權量1622件,占全區專利授權總量的93%。電子信息、先進製造技術領域專利數量占全區專利數量半數以上,成為開發區專利最密集的技術領域。從總體上看,開發區企業專利發展態勢良好、特點鮮明,凸顯了開發區作為現代高端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的資源優勢。
政策獎勵增強企業動力
專利數量的快速增長,固然受到市場需求的拉動,而更為重要的則是得益於知識產權和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的推動。
針對開發區科技企業聚集的特點,2008年以來,開發區頻出重手,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相繼推出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技術標準鼓勵資金管理辦法》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鼓勵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北京市著名商標認定的獎勵辦法》,設立每年1~1.5億元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對開發區範圍內的企業進行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研發機構和馳著名商標等科技創新活動進行支持,獎勵力度在全市首屈一指。
目前,開發區知識產權年度資助金額已突破兩千萬。2008-2012年間,知識產權類項目資助資金呈現逐年快速增長的勢頭,知識產權類項目年度資助金額達到了千萬元以上,2011年發放資助資金1771.36萬元,同比增長136.89%,2012年發放資助資金2582.7665萬元,同比增長45.81%;2012年,技術標準類項目資助突破千萬元,資助資金1115.27萬元,同比增長22.56%。
2012年度,在開發區知識產權局的積極組織和大力推薦下,開發區企業獲得了來自北京市、中關村的多項知識產權資助。開發區企業獲得北京市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項目資金62.12萬元、獲得北京市專利商用化資助資金50萬元;獲得中關村技術標準資助資金136萬元,獲得中關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資助8萬元,獲得中關村專利創業資助資金19萬元。
探索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
開發區於2010年11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國家首批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的示範基地。開發區知識產權局製定出台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實施方案》,確定了優勢中小企業培育標準和培育方案,並於2011年開始實施。
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對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專利試點單位、專利示範單位、符合開發區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給予重點培育,通過對開發區中小企業的PCT申請數量、專利授權數量、有效發明專利情況、技術標準的製訂情況、獲得商標的情況等指標進行了考察與綜合評價,截止到2012年底,已經篩選出40家優勢中小企業進行了重點培育。在未來三年內,將完成百家優勢中小企業的培育工作。
為了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發展,開發區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係,在北京率先創建了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園、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成為了開發區知識產權工作的一個重要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