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從來沒有意識到,工作其實是貫徹一生的任務。他們往往是臨到畢業或者跳槽時萬不得已,才考慮要做什麼工作。我認為,從一個人進入學校進行學習開始,他就必須思考自己將來的工作及出路,並且為此積極做些準備。
為了讓自己在工作中不至於太茫然,在大學裏的時候,就要確定好自己將來打算從事什麼行業。事實上,在進入大學之前填報高考誌願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將來從事什麼專業,就填報什麼誌願,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充滿興趣地讀下去。這樣一來,當幾年的大學生活結束的時候,你就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在大學學習的這幾年,已經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最初選擇工作的時候,即便是與專業對口的工作,你也會麵臨多種選擇。究竟要進哪一家公司呢?這個問題也許會讓你感到頭疼。一個大學畢業生,如果在畢業的時候實在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家公司工作,不妨問問身邊的親友。積累好找工作的經驗,這樣才不會過於茫然。
在上個世紀的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史玉柱就超前地體現了他的營銷才能。當他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跟隨一位大學老師在商海中拚搏。在這段時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為畢業後的出路做好了準備。他想,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一定是離不開這一行了。1989年 7 月,史玉柱帶著自己獨立開發的漢卡軟件和“M-6401 桌麵排版印刷係統”軟盤,懷揣創業的夢想來到了深圳。
一張營業執照和 4000 元人民幣成為史玉柱實現夢想的起點。他用這些錢承包了一個電腦部,為了得到第一台電腦,他向電腦商提出以加價 1000 元為條件,推遲半個月付款。接著他又以電腦作抵押,在《計算機世界》做了賒欠廣告費的宣傳。當時,這本雜誌給了他15 天的欠費期,但是到了第 1 2 天,史玉柱還是一分錢也沒有賺到。但到了第 13 天,他收到了三筆彙款,總金額 1.582 萬元!
兩個月後,他收獲了第一桶金,足足有 10 萬元。為了擴大影響,他把這筆錢再度投入到廣告中去,半年之後,他的收入整整提高了400 萬元。
1991 年 4 月,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成立了,這是史玉柱的心血,凝結著他的全部希望。就在這時,同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史玉柱別出心裁:訂購 10 塊及 10 塊以上巨人漢卡的電腦銷售商可以來珠海參加訂貨會,而且路費由巨人承擔。
幾十萬元花出去之後,200 多家大大小小的軟件經銷商來到了珠海,並且訂了大量的貨物,一張龐大的銷售網絡組成了,史玉柱的事業如日中天。
到了 1991 年年底,巨人漢卡的銷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之首,公司獲純利 1000 多萬元。到了第二年,巨人集團的資本超過 1 億元,成就了一個商業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