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卦洲異靈誌 十五 (二)(3 / 3)

李立烺把手掌從玉青頭頂上移開之後,轉身離開玉青。玉青從昏厥狀態清醒過來。玉青清醒後的第一感覺是:渾身上下從頭到腳都很輕鬆,好像一塊白布又經漂洗了一邊——顯得那麼幹淨、那麼純潔、那麼淺薄、那麼輕盈;並且她愛李立烺,她不能沒有李立烺,她願為李立烺去死。總之,她覺得李立烺就是她的一切,而她也是李立烺的一部分。

李立烺在離玉青不遠處的原來站過的地方停住腳步,接著轉回身,兩手交叉搭在腹前,高聲對玉青說:“玉青,朕命你代朕衝進常仙國國王後宮斬滅老幼,惟留女性青壯以供朕之大軍淫樂!”玉青高聲答道:“謹遵聖命,萬死不辭!”

“平身!”

“謝陛下!”

李立烺發出命令:“殺進後宮!”其將士隨後高呼:“殺進後宮!”“殺進後宮!”……

常仙國國王對李立烺大軍的到來連想都沒想過,因為事發前李立烺的大軍就沒有什麼征候,簡直是“神不知鬼不覺”;要不,常仙國不會滅。

李立烺的大軍一攻下義利釜就對義利釜區域裏的所有的銀行、學校、醫院、電台、電視台,以及各大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重要單位和部門實行了軍事管製。常仙國的國王在李立烺大軍衝進王府時還以為是自己的一些士兵想造反,所以他下令:“對一切造反者,格殺勿論!”但他壓根沒想到是“外來客”。不過不管常仙國國王是為了鎮壓自己還是為了對抗“外來者”,槍戰都是少不了的。常仙國國王也正是在那槍戰中被李立烺大軍的亂槍給擊斃的。常仙國國王一死,守衛常仙國王宮、王府的將士紛紛繳械,那真是正應了“群龍無首,盡剩烏合之眾”這樣的形象性之說!

李立烺的大軍在玉青的帶領下衝進常仙國國王的後宮之後,對宮裏的太監及老人和小孩統統殺了個精光,一個沒留一個沒剩;接著由衝進宮裏的男性將勇對宮裏的“大姑娘”、“小媳婦”——無論處不處女,輪番**了十天十夜。最後,又把那些沒被**死的半死不活的女人全部擊斃。隨後,由一百輛(5T/輛)載重的卡車用了兩宿時間才從常仙國國王的王宮、王府裏把屍體清運幹淨。至於其他地方,李立烺命令:“對那些敢於反抗者——無論男女老幼,殺無赦!”——李立烺之所以如此殘忍,他由己及彼地認為:隻有用高壓與強權才能保證政令通行,“強權”即真理。

李立烺不允許生者對死者燒紙錢。對此,李立烺說:“見一個,殺一個,絕不容情!”李立烺認為:此時非和平年代,戡亂之時必須得用戡亂時的方針、決策辦事;一處著火,四處著火,遍地著火,人心離散,弱水釀大患,那還了得?不以高壓態勢伺候,難斷其舊情所係。

當然,李立烺在“高壓”的同時也有“低姿態”。李立烺說:“要鼓勵並積極支持‘商通’。”李立烺認為:沒有“商通”,整個社會就會成為一潭死水,社會經濟就不會發展;國家的政治再強,但是國家經濟不雄厚,百姓不殷實,那國家政權絕對不牢固。新政伊始,要會用“撬杠”治國安邦。

怎麼用“撬杠”治國安邦呢?李立烺說:“這是個策略問題,重在團結一方打擊一方,以避‘胡子汗毛一把抓’。在刑法方麵,要注意‘輕其輕者重其重者’,要有偏頗;在政治上,要以積極的態勢重視商業及其流通。”

不過李立烺重視“商通”但不是一味地相信“商通”。李立烺對“投機倒把”者、“假商覆政”者,不僅用刑之重,而且甚至以“包庇罪”有所“連坐”。總之,李立烺確乎有一套子治國之術。

李立烺的大軍拿下常仙國的國都義利釜並做簡短的休整之後,決定以軍事接管常仙國的地方政府。對此,李立烺指示:“對一切負隅頑抗之敵,格殺勿論,絕不容情。”

——那麼,常仙國咋沒用上火箭彈、高射炮、氫彈、原子彈等現代化武器裝備來把李立烺的大軍滅了呢?因為李立烺大軍來得既快又凶猛,常仙國——從國王到其下一般官員,不但沒想到李立烺,而且壓根兒好像就不知道有個什麼李立烺。李立烺的大軍就隱藏在大常仙國國王的眼皮子底下——在義利釜附近的山裏,但是常仙國國王卻不能明察,其因此速死,這怪不得李立烺行動詭秘。軍行如飛矢,速斬敵首;敵素無謹防,敵必敗。這是兵法裏伺機勝敵的基本原則之一。敵首滅,敵兵散,古往今來,概不出此律。

那麼,山鱷甲是誰呢?山鱷甲就是趙春僧和異靈靈相識後不久避雨在一個土崖洞裏,趙春僧無意間踹開洞底,忽然間從洞裏躥出來的那個身穿披風,手裏抓著一個公文包的男子。他是“超聖之戰”中最後死亡——又是最先複活的“特級功臣”,是他把黃圝自盡時製造的最難撲滅的火一下子撲滅了;要不,“異界”必將與黃圝一人一殞俱殞。

“超聖之戰”,以黃圝的戰敗而告終。黃圝企圖以其之死換來“異界”之滅失,但他沒想到“食物鏈”裏還有“以小克大”、“以弱克強”這一說。黃圝就在其自焚之時,山鱷甲以似鱷非鱷、似龜非龜的形象匍匐在他近處;結果,黃圝自焚時的火焰火氣盡管再盛,火的“精髓”之氣卻都被山鱷甲偷偷地吸攝到自己的體內並轉化成了山鱷甲的靈魂的一部分。這樣,黃圝自焚成了與人無礙之事,而山鱷甲在吸攝黃圝之火的“精氣”之後又經暗裏修煉,成了身不動“霓光”自放的奇人。也正是有山鱷甲這麼個奇人,才有李立烺的江山。

【下接“第一章八卦洲異靈誌十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