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第一回 下山(1 / 3)

引子禁武令

外族入侵,天下大亂,中原陷落。待塵煙稍落,萬民臣服於新朝,為國者恐烽煙再起,於是下令禁武,是為《禁武令》。

青城山為一眾武術門派中並不怎樣出類拔萃的一派,上有峨眉,武當,少林諸派,曆史久遠,青城派在這一幹大門派中實在是一個小門派了。然而畢竟自成一家,雖自立門戶不過十餘年,畢竟是峨眉一支,也算是新派中小有名氣者,所以自然難逃此劫。

當日青城劍派掌門人華清風召集門下眾弟子於上清殿前,一如平日講習演練門下自創劍術,教予各弟子之間相互推打切磋,華清風於一旁指引糾正。習武完畢,並不立即讓徒弟各自散去,卻負手而立以待眾弟子寧息,直至眾人不再竊竊私語,華清風方沉聲道:“今日你們練習似心不在焉,為師知道各路消息你們也有所耳聞了,再不與你們一番說法,恐怕今日至晚就會有人來相問。不錯,正如你們所聽到的,不日朝廷將會派人來我青城,昨日那些人已至峨眉,想必你們也知道。為師不想隱瞞你們,我派雖立派不久,但是那些人也不可能放過,所以《禁武令》我們是必定會收到了。”下麵一眾弟子皆前後左右相語,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仍然不免驚慌無措,人人自危。華清風並不出言阻止眾人之言,他隻是負手而立,靜觀眾弟子,目光所及處,見女弟子穆青正靜靜看著自己,並不與旁邊同門師兄弟議論。他將目光轉向眾人,眾弟子也就漸漸靜默下來。華清風開口道:“既然事情必將到來,眾人也就不必驚慌了。這兩日仍然自己溫習劍法,相互切磋便是,待那些人來了,為師自與他們周旋,若也要你們下山,你們便依令散去,各回各處,切不可聚眾鬧事,更不得衝撞他們,劍門派與崆峒派的事想必你們也聽說了,若執意行事,便是他們那般下場。你們可聽明白了?”華清風一席話說得不動聲色但門下弟子聽來卻是不可違抗的禁令一般,皆應聲而答:“弟子明白。”華清風又道:“這是天命,天命不可違。各自散了吧。”轉身之際,朝穆青望去,見她正低著頭,他似是早有預料一般,便叫道:“青兒,你隨我來。”穆青待師父轉過身去,便跟隨著走進上清殿中。

第一回下山那日朝廷派的人上了青城山來到上清殿前,隨後華清風帶著眾弟子也來到殿前。那班人命華清風召集全派弟子在殿前集合,隨即宣讀《禁武令》,並將之張貼在山門即各大小宮廳堂室門前,以示警告。

穆青站在眾師兄弟之間,看著師父同幾個官差進入上清殿內堂,隨後師母也相跟進去。眾弟子各個相望,皆不明所以。約一炷香功夫,華清風與幾個官差走將出來。華清風向官差一拱手轉向眾弟子道:“為師將與幾位差爺一同往京城麵見皇上共議國家新建之大事,爾等聽命《禁武令》所示,即刻收拾行裝速速下山,不得逗留山上,是否明白?”眾弟子雖震驚但卻早有預料,隻因前些日聽聞中原各派掌門無一不入京麵聖,不從者或謝絕者也被強行下令帶往京城,所以今日雖親眼所見,驚訝之餘也都心內了然。華清風向門下弟子掃過一眼,最後看向女弟子穆青,旋即轉身與官差走向山門,往山下行去,一幹弟子目送其師下山。

青城門下百餘弟子見師父已下山,也就不再多想,各自歎惋著去收拾行裝,青城山上的九位女弟子也相互挽著緩步走回臥房。穆青向左前方先行半步的一女子問道:“大師姐,你剛才看到師娘從祖師殿出來沒有?”被喚作大師姐的女子轉過身,向穆青道:“你一說我倒想起來了,剛才師娘是跟著師父他們一同進殿的,但卻並不曾出來,我們速去祖師殿看看。”九名女子跟著那位大師姐一同折回往上清殿走去。

祖師殿與各派主殿的內堂布置並無多少差別,當中一尊金身大佛,前設劍壇,壇內為山中雲土,倒插一柄青劍,為青城山第一代掌門,也即門派創立者清虛道長的佩劍。這是前殿,布置甚為簡潔,佛像背麵後牆正中是一扇中門由穿廊通向中殿及後殿中殿與前殿之間由回廊相圍接,中間是一處天井,中植幾株青木,後殿左右兩旁卻是廂房。九名弟子穿過長廊天井直奔後殿,至後殿便輕聲叫喚師娘。因殿中清淨,喚聲甚是清晰,忽從左側耳房傳來木魚敲擊之聲,眾女子循聲而往,見一女尼穿道服手撚念珠並敲木魚,念念有聲,卻不甚清晰。眾人喚作大師姐的女子走上前,見女尼麵目,隨即屈膝跪地道:“師娘!”眾女子聽此言也旋即下跪喚師娘。女尼並不即刻抬頭與弟子相望,仍敲木魚,執念珠,口中念念有詞。須臾敲擊聲止,念念聲仍不斷,九名女弟子仍跪在地下,也不發一言,隻待其師娘發話示下。約莫一盞茶功夫,女尼放下手中念珠,看向九位弟子,開口道:“你們都去吧,依照你們師父之言下山去,此後青城派不複存在。師娘不忍舍了此地,唯有出家為尼,方可在這山上久留下來,希望能保得青城山燈火長明,佛香不斷。此乃天意,不可逆轉,你們速去,天色將晚。”“師娘,讓我們陪你,讓我們陪你吧,師娘!”眾弟子紛紛求道。內中有一十分稚氣之聲,近似哽咽:“師娘!求你了,明慧不願離了師娘,不要下山,師娘…”說道尾聲,完全作哭腔,其他女弟子聽了,紛紛墮下淚來。女尼也禁不住淚流滿麵,她抬手撫著明慧的發辮道:“慧兒,你是青城山最小的弟子,師娘雖舍不得,但你太小,怎受得了…”她是要說怎受得住這青燈苦佛,漫漫日夜,但她不能說下去了,看著這個兩個月前剛剛上山的弟子,時齡才不過十一歲仍然稚嫩如兒童般,本就萬分疼愛,但旋即就將分離,她早已決心,絕不留任何一個女弟子在山上,青城山日後不知將有什麼禍端,她不能將一幹年華如錦的女孩子圈在這山上。她微閉雙目,隨即睜開以萬分堅定語氣對其中一女子道:“茗兒,你雖是我女兒,但此刻你也便同其他姊妹一般,且你是她們的二師姐,當好好照顧眾位師妹,前日我已囑咐過你,你下山即去茂縣投奔你的舅舅,一切聽他吩咐,你這些師妹,路途遠的也暫住茂縣張舅舅家,待計劃周全便可歸家去,你可明白?”喚作茗兒的便是華清風與這位張氏的女兒月茗,聽到此時,月茗早已泣不成聲,她知道母親心意已決,所以隻得點頭答應。張氏又道:“你們都隨大師姐二師姐下山去吧,不要再記掛師娘,他日想念,便上山來探望。好了,都去吧。”又抬手輕放在大弟子臂上道:“菁兒,你的師妹們就拜托你了。”大師姐方菁答道:“師娘放心。”隨即伏下身拜了三拜,其他弟子也隨著拜了三拜,便起身,由方菁領著,向後山臥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