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本是同根生(1 / 2)

盧姝說走就走,小小身子輕巧地一躍,從眾人的頭頂上一閃而過,瞬間就消失不見了。

熊倜隨即大步一飛追趕過去喊著:“盧姑娘,你去哪兒?”

“夫君,我回盧龍塞等你。”熊倜隻聽得盧姝的聲音,早不見了影子。

熊倜看見隻好搖搖頭往回走,這女子是怎麼了,怎麼說走就走,一點征兆都沒有。

他又看著盧姝消失的方向,自言自語地說:“這個小女子武功不咋地,輕功到是一流,都可以跟我的雲空飛有一比了。”

熊倜回到青山關,催命閻王和奪命判官領著一群人守著關口,原先東北狼的人馬也站在一邊,看來隻等著熊倜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熊倜看看原先東北狼的人顯然是做賊心虛,隻等著熊倜給說情了。

催命閻王和奪命判官兩人正臉紅脖子粗地怒視著,熊倜走上前正聽得奪命判官說著:“這些人殺了我們多少將士,你還要和他們稱兄道弟?”

催命閻王深沉地看著青山關,指著盧龍塞方向說:“盧龍塞和青山關原先都是東北十二塞之一,就好比是一家人。一家人有些口舌言語之爭如果記仇,那這家人就會被別的人欺負。”

奪命判官握著拳頭,聽不進心,熊倜走了上前,一隻手搭在奪命判官的肩頭上:“好兄弟,你心裏想什麼我知道。”

奪命判官慢慢地鬆開了拳頭,長歎一聲說:“罷了,隻要他們願意跟隨熊大人上遼東,此事就作罷了。不過,我隻怕他們嘴上這樣說,心不一定跟著咱們走!”

熊倜在心裏念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想來催命閻王早懂得這個道理,奪命判官隻是感情上轉不過彎,這個道理他也知道。

熊倜退後一步給奪命判官和催命閻王一行薩爾滸下來的將士行了個禮說著:“謝謝了!”

東北狼一夥的人看見盧龍塞中薩爾滸的將士願意諒解,心裏也感到原先殺死那麼多的薩爾滸將士很愧疚,紛紛跪下著說:“熊大人,我們決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一定為死去的薩爾滸將士多殺敵人。”

熊倜看看他們,詢問道:“你們裏麵有蒙古族人嗎?”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任何人說話。

“你們不要怕,就算你們承認自己是蒙古族人,我也不會拿你們怎麼樣。”熊倜又解釋道,依然沒有人回答。

熊倜無奈又說:“你們如果是蒙古族人,想回自己的家鄉去,我也不會阻攔你們。努爾哈赤的軍隊和大明已經形同水火,這情形是要決一死戰了。戰場上刀槍無眼,無論是誰都有可能死在戰場!”

大家聽到熊倜這樣說都十分驚訝,其中有人回應道:“我們跟著熊大人,誓死效忠熊大人。”

熊倜聽到這話,長長地舒了口氣,說實話,這是他想要的結果。隻是他總覺得這些人不一定每個人都心甘情願的跟著自己。不過,事到如今,他也隻能這樣了。

熊倜看著站在青山關上的眾人,心裏想著同逍遙子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心裏想:師父啊,熊倜今日才知道在江湖上走的艱辛,才知道人生之路的坎坷,才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何等的勞累。那些年你是怎樣過來的啊!

熊倜想著學著逍遙子的口氣,語重心長地說著:“蒙古與大明也結成同盟,今天在此無論是薩爾滸的將士或是東北十二塞的兄弟,無論是大明的或是蒙古的後人,大家就要像兄弟一樣,攜起手來,生死同在一起。”

“熊大人,我們知道錯了。你放心,今後決無二心,如違背誓言,天打雷劈。”東北十二塞的人個個也是好漢,真的用到他們了,也毫不含糊地說著。

熊倜點點頭,淡淡地說:“好!你們既然願意效忠我,我就把你們當好兄弟。但話有說回來了,你們哪天不願意跟著我熊倜了,想走,我也不攔著。”

他說完看著催命閻王和奪命判官,心平氣和地問道:“二位,覺得這事情如何?”

奪命判官心裏有些不爽,沒有回話。

催命閻王笑笑說:“既然他們願意將功補過,那就都帶著吧。”

薩爾滸戰役的將士都願意同熊倜上遼東殺敵。最後經過商議,熊倜盡數點起一些壯實年輕的人,一些老兵或傷殘嚴重的以及原先盧龍塞的人馬還是留在盧龍塞,如果有萬不得已之時好做接應。

熊倜把一切都安排好之後,看著回盧龍塞的人馬走了以後。催命閻王和奪命判官領著薩爾滸戰役的將士和東北十二塞的部分人馬大約近萬人從青山關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