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3 經撫不合(2 / 3)

王化貞的辦法不能從根本上把努爾哈赤打出遼東,而熊廷弼的防守為主,一時也無法把努爾哈赤打出去,這就是兩人的茅盾。如果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從口袋口或從口袋底步步為營,向努爾哈赤進攻,也許這是一個好辦法。這個辦法也是自己這些日子以來想到的遼東戰略思想的一部分。

熊廷弼見到熊倜不說話了,瞪了一眼,問道:“各地的兵力和布防圖呈上來沒有?”

“沒有。已經催促過多次了,至今沒有報上來。”熊倜連忙回話。

熊廷弼看看山海關城樓,將士們井井有條地防守著,臉色較緩和了一些對熊倜說:“你下去查看一下各地上報的戰況和軍事布防,我回軍營等你回來彙報。”

熊倜行了一個禮,轉身下了山海關城樓。他先在各地軍營裏巡查了一下,收集了一下情況,就向城中走去。

熊倜來到熊廷弼的軍帳,熊廷弼早已經回來。軍帳中一張長長的桌子上,放著一張遼東地形圖,熊廷弼正在觀望。

熊廷弼看到熊倜進來,抬起頭看著。

熊倜看看熊廷弼一臉的嚴厲,急忙拿出一本早就畫好的作戰計劃,說:“這是我草擬的遼東作戰方案,還有草圖,請大人過目。”

“啊!”熊廷弼不動聲色地接過熊倜手中的計劃草案,翻動了一下,臉上漸漸開朗了一些,熊倜在一邊手心都悟出了汗。

熊廷弼看了許久,他很讚同熊倜提出的步步為營的作戰觀點。他放下計劃看著熊倜說:“你在這實例作戰圖上再來說一下你的作戰方案。”

熊倜得到熊廷弼的讚賞,膽子大了些,指著桌子上的作戰地形圖說了起來。

“步步為營就是讓我軍每前進一步就設下一道營壘,謹慎進軍,穩紮穩打。”

“根據眼下的形勢,對方已經搶占先機。遼東大片土地在努爾哈赤手中,重要城池還有重兵把守。老百姓已經逃走,一些散兵也無法聚集。”

“在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等待敵人的動向或有什麼變化對自己有利在作打算。也還可采取後發製人的戰略,先讓對方動手,等待有利時機反擊,製服對方。”

“山海關是大明重中之重要設,加大防守的力度。廣寧是整個遼東咽喉之地,要加派將士防守。眼下,王化貞從廣寧調出一些軍隊,沿河布防,原是要進攻遼陽、沈陽。廣寧兵力相對減弱,應該調回廣寧周邊的軍隊加大防守的力量。”

熊倜正在向熊廷弼說著自己對遼東戰局的看法,還沒有說到剛才在城樓上得出的想法,突然朝廷兵部傳來軍令。

一個士兵走了進來,遞交給熊廷弼一件從京城來的緊急公文。

熊廷弼從傳令兵手中接過軍令看著,臉色又轉為陰暗起來。熊倜在一邊很想知道,可那敢說話。

熊廷弼看了許久,一臉嚴肅對熊倜說:“傳令,軍營大小將領入帳議事。”

熊倜傳令下去,秦良玉等一幹將領來到軍帳,熊廷弼給大家說起朝廷兵部的軍令,熊倜才知道是讓熊廷弼出兵山海關。

王化貞已經上書詳述東西兩邊的情況,說:“敵人放棄遼陽不加守備,河東失陷地區的將士日夜盼望官軍開到,就抓了敵將來投降。西部的虎墩兔、炒花都願意以兵助我。”

“敵人駐守海州的兵力不過兩千人,河上隻遼地士兵三千人而已。如果派軍隊悄悄過去夜襲,勢在必克。南防的敵軍得知遼陽失守一定北歸,我軍憑借險要的地勢來打擊他們惰歸的軍隊,可以一舉殲滅。”